据加拿大媒体CTVNews8月19日报道,中国期望能通过机器人发展给经济带来革命性变化。它们中有的能诊断疾病,有的能打羽毛球,有的甚至能用自己的音乐技能博得听众的赞赏,近日在北京举行的世界机器人大会,让参展者看到了自动化的未来。在8月19日闭幕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最受欢迎的明星无疑是那些业余制作的小型“战斗机器人”,它们通过粉碎它们的对手赢得观众们刺耳的欢呼声和喊叫声。尽管战斗机器人大多只是为取悦观众而生,但中国非常重视借机器人浪潮之力发展经济。廉价制造业推动这个人口大国在短短几十年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的人口正在老龄化,这使我们面临着双重打击:工人短缺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而自动化机器为“机器人革命”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方式。在这次展览中,大量的机器展示了技术最终取代工人劳动力的可能性。微妙的平衡到年以前,我国计划在全国销售的工业机器人中有一半由中国企业制造,高于目前的27%,目标到年达到70%。“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上的宝石……是我们工业革命的新前沿,”工业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大会开幕式上说。但对决策者来说,这是一个微妙的平衡,因为可能会造成人员失业。世界银行年的一份报告称,自动化可能会威胁到中国当前劳动力市场高达77%的工作岗位。尽管如此,机器人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去年售出约14.1万台,占全球需求的三分之一。咨询公司麦肯锡的专家卡雷尔埃洛特表示:“中国有巨大的潜力提高其工业自动化和工业机器人化的水平。”他指出,鉴于日本和德国等竞争对手的工厂自动化程度是中国的四倍,中国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本土公司新松(Siasun)总裁曲道奎表示,中国需要提高机器人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他说:“我们过去一直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6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