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医疗机械 >> 医疗机械优势 >> 国产手术缝合针廉价但易断,上海研发团队攻
小小一根手术缝合针,研发生产却大有学问。
“在国内临床上,医生大部分采用进口手术缝合针,很少会采用国产手术缝合针,但从价格上来讲,如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进口手术缝合针价格每根超过元,而国产同类产品在10元上下不等。”10月12日,作为医工交叉领域的先行者之一,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刘平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
为何价格较低的国产缝合针不被临床选用?如何突破这一难题?医工交叉如何助力医疗创新?10月11至14日,以“融合、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医学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举办。
国产缝合针为何不被临床选用?
对于国产缝合针不被临床选用的问题,刘平曾咨询诸多医生,最终他了解到,目前,国产医用缝合针主要是不锈钢针,与进口同类产品相比,强韧性配合不好,存在易弯、易断等问题,一旦手术时发生断裂,会对手术过程造成一定影响。
如何突破?早在年9月,上海理工大学和上海交大医学院携手共建“医工交叉研究创新院”后,就有诸多来自交大医学院的医生提出改进诊疗手段和医疗服务的关键问题,而来自上海理工大学的工程科技团队集体攻关、对接需求,双方相继启动40多个医工交叉合作项目,其中就包括改进国产缝合针。
改进优化后的国产手术缝合针上海理工大学供图
改进优化后的国产手术缝合针上海理工大学供图刘平介绍,手术缝合针项目最初是由交大医学院附属九院的医生提出的设想,接到这一需求后,上海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团队着手研发,在半年时间内就研发出了硬度高、不易断的国产缝合针。然而,材料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在临床上使用的手术缝合针,往往都是带线针,每根针都需要有尾孔能穿线,但我们在提高了缝合针的硬度后,要在针的尾部钻孔反而变成一件难事,国内现有工厂加工能力也跟不上。”刘平说。
对此,研发团队又从金属机械加工中寻找灵感。刘平说,国外一般采用两种方式钻孔,一种是采用激光,但中国的生产企业尚未具备这样的加工能力;另一种则是通过将针尾部通过变形成孔。最终,研发团队采用了电热钻孔技术,通过电热处理提升成孔质量,目前研发出的缝合针尾孔已实现最小直径0.1毫米,可以与进口缝合针相媲美,成本还能较进口针更低。
刘平表示,目前,有很多厂家找到研发团队,希望能一起合作推动这一国产缝合针的产业化,“由于手术缝合针是一次性使用的器械,它的价格下降最终也能使广大患者的诊疗成本下降。”
医工交叉带来哪些医疗创新?
这一研发成果也让诸多临床医生尝到了“甜头”,越来越多的医生把临床的一些对医疗器械的设想和建议反馈给上海理工大学的工程技术团队。
“医工交叉为国内医疗技术的发展带来非常强大的动力。”在刘平看来,当前医学的进步离不开工程技术的发展,如超声、射频、激光、冷冻等技术都被应用于临床医学。
上海交大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吴韬同时指出,医学技术的发展亟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年9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专门提出要加强人才建设,其中特别提到复合型人才建设。
“原来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只管治病救人就够了,他们多半不懂医工交叉,而工科生如果完全不了解临床需求,很难设计研发出适合临床使用的医疗设备或医疗器械,两者一旦结合,这样的碰撞就会使得医疗创新来得更多更快,也更能符合实际应用需求。”吴韬说。
吴韬坦言,今后随着医工交叉的深入发展,创新成果将会越来越多,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式发展,“今后,我们还将会与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上海理工大学光学团队等开展合作,一起推动创新医疗成果的诞生,同时还将推动5G创新实验室的落地。”
吴韬表示,在疫情期间由其团队自主研发的AirFace人工智能医护服务机器人就应临床需求而生,医院、医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具有人脸识别、自然语音交互、远程协作等功能,它被部署在隔离病房内,医生可以在隔离病房之外通过手机或电脑实现远程查房、远程会诊,极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医院的发热门诊留观病房,已引进了AirFace人工智能医护服务机器人。上海交大医学院供图“这款医疗服务机器人未来还会得到更多的应用,目前已经在上海、广西、云南、新疆、西藏、海南等开展试点应用,我们希望它能走进各大基层医疗机构,甚至可以走进普通老百姓家里,用于老年人的照护。”吴韬说。(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