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械

2021年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

发布时间:2022/9/11 1:00:00   
北京治疗白癜风较好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

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风险挑战,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一二三”奋斗目标,坚持“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改革创新深入推进,民生保障扎实有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十四五”规划实现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4亿元,增长10.0%;第三产业增加值.9亿元,增长9.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1:39.8:51.1调整为9.0:40.4:50.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元。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生产总值完成情况:潍城区.0亿元,寒亭区(含经济开发区).3亿元,坊子区.6亿元,奎文区.7亿元,青州市.8亿元,诸城市.4亿元,寿光市.6亿元,安丘市.9亿元,高密市.6亿元,昌邑市.9亿元,临朐县.4亿元,昌乐县.3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亿元,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9亿元,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50.3亿元,综合保税区45.4亿元。

物价水平涨势温和。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5%。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1.0%,衣着类价格上涨2.0%,居住类价格上涨1.1%,生活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0.4%,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4.6%,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1.1%,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0.3%,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下降0.3%。

人口总量保持平稳。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5.2%,比上年末提高0.8个百分点。户籍人口.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6.2万人,出生人口性别比.4。

市场主体快速发展。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0.6万户,比上年增长60.1%;实有各类市场主体.4万户,增长18.7%。

二、重点战略和改革

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级投入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6亿元,全市5.2万户、9.4万名脱贫人口无一人返贫致贫。建成高标准农田万亩,新增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三品一标”总数个,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持续增强。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个,美丽庭院示范户22万户,乡村建设行动一体推进。村社一体化、土地整村流转经营村庄个,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稳慎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取得突破,全省率先发布《潍坊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试行)》,农业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建成全省首个乡村振兴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并完成涉农生产经营主体授信家,授信总额度82亿元。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总数达7个,乡村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海洋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重点培育的18个海洋特色园区完成投资.8亿元,海洋产业收入亿元。个海洋经济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亿元,建成投产项目32个,海洋产业规模和层次不断提升。成功举办第三届潍坊国际海洋动力装备博览会,参展参会国内外知名企业余家、国家级科研院所9家,达成合作成果26项,总投资额亿元。

链式集群发展态势明显。围绕“5+10”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全面推行“链长制”,组建产业联盟6个,潍柴动力、歌尔股份等11家企业当选省级“链主”。昌乐黄金珠宝、高密安全防护用品2个产业集群入围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

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实施工业企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项,完成投资亿元,制造业技改投资比上年增长11.3%。华建铝业获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山东省绿色海洋化工制造业创新中心被认定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增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8家、省工业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0家。省级数字经济园区8个,上云企业突破1.4万家,累计建设5G基站个、开通个。搭建智能制造生态体系,获批省级智能工厂7个、数字化车间11个。潍柴动力入选世界强,10家企业入选中国制造业企业强。现有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83家,省级“隐形冠军”企业64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家;省级瞪羚企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家、独角兽企业1家、新跨越民营企业1家。

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效。全年省外到位资金亿元,新开工项目个,新签约项目个,三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招商成效突出,共新签约项目个,签约金额亿元,新开工项目个,到位资金亿元。加大重点区域对接,组织重点城市“点对点”招商活动16次,签约重点合作项目48个。引进落地了深圳(潍坊)科技工业园、潍坊光电显示材料产业园、星泰克光刻胶等一批“大高外强”项目。全年累计引进投资百亿元以上、世界强和中国强合作项目个,总部企业42家。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推出项改革举措,构建“1+18”政策体系,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15分钟政务服务圈”“三联办改革”“一次不跑、事就办好”“零工客栈”“金融管家”等创新做法被国家、省肯定推广。选派1.5万名机关干部服务2.1万家企业(项目),搭建服务企业专员与企业家间的交流平台,成立土地、资金等9个问题解决专项小组,全力推动解决企业难题。全市共收集问题3.7万个,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用工缺口11万余人,为企业(项目)提供授信支持、解决贷款余亿元,解决融资需求余亿元。聚焦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保障和公共就业服务提升,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化服务、公益化运营”的“零工客栈”服务模式。

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加快。入选第三批省“雁阵形”产业集群3个、领军企业4家,纳入省重大产业攻关项目10个。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家。争创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3个、服务业创新中心3家。压减炼油产能万吨、化肥(合成氨)产能31万吨、轮胎(斜交胎)产能万条(折标准胎)。完成化工园区智慧监管平台升级改造9个,全面完成铸造企业整改提升验收和产能审核备案。出台光电芯片、集成电路等专项扶持政策,天瑞重工磁悬浮产业园投产运行。

三、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健康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5%。其中,农业产值.4亿元,增长6.7%;林业产值8.6亿元,增长1.3%;牧业产值.0亿元,增长16.5%;渔业产值.5亿元,增长5.2%;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亿元,增长8.4%。

农业生产基本稳定。粮食播种面积.9万亩,比上年增长2.3%,粮食总产量.9万吨,增长2.6%,粮食单产.0公斤/亩,增长0.3%,自年以来首次实现面积、总产、单产“三增长”。棉花产量吨,下降28.3%;花生产量17.9万吨,下降5.7%;烤烟产量1.7万吨,下降4.7%;蔬菜及食用菌产量.6万吨,增长4.4%;园林水果产量.8万吨,增长9.5%。

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完成“落地上图”精准造林亩,森林抚育18.4万亩,育苗面积12.9万亩。全面落实林长制,设立各级林长名。

畜牧业生产持续恢复。生猪存栏.1万头,比上年增长14.1%,出栏.0万头,增长20.9%;牛存栏17.9万头,增长9.5%,出栏17.5万头,增长55.9%;羊存栏66.9万只,增长13.5%,出栏.1万只,增长22.7%;家禽存栏1.3亿只,增长13.0%,出栏5.0亿只,下降6.4%。肉蛋奶总产量(不含小品种).4万吨。

渔业生产平稳增长。水产品总产量49.1万吨,比上年增长3.9%。其中,海洋捕捞产品产量10.3万吨,下降3.5%,海水养殖产品产量36.3万吨,增长6.1%;淡水捕捞产品产量0.3万吨,增长35.8%,淡水养殖产品产量2.1万吨,增长1.8%。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农机服务组织个,农机户52.5万户,农业机械总动力.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3%,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2.7%。

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实施峡山水库战略水源地水质提升保护工程,提升改造村庄级供水管网个。实施移民后期扶持项目个,建成美丽移民村16个。调引长江水、黄河水万立方米,向青岛等缺水地区调水1亿立方米。创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28条。

四、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市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5%。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其他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7%、15.3%、0.6%、8.7%,集体企业增加值下降11.4%。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加值增长20.4%,重工业增加值增长9.9%。37个行业大类中,30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统计范围内的种产品中,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

工业效益增势向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1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实现利润总额.5亿元,增长9.5%。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市家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产值.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6.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6.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3.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4.7%。分领域看,民间投资增长12.7%,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3.3%,制造业投资增长25.3%,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7.4%。社会领域投资增长16.6%,其中卫生投资、教育投资分别增长38.9%、.1%。

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房地产开发投资.2亿元,比上年增长5.4%。房屋施工面积增长3.3%,其中住宅面积增长1.8%。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21.6%,其中现房销售面积增长37.2%。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加快复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亿元,比上年增长16.4%。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亿元,增长16.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亿元,增长15.5%。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8亿元,增长30.0%;商品零售.7亿元,增长15.5%。

七、开放型经济

外贸进出口实现跨越发展。完成进出口总额.0亿元,比上年增长39.4%。其中,出口额.7亿元,增长53.2%;进口额.3亿元,增长15.2%。5月份起单月进出口总量连续8个月突破亿元,12月当月达到.9亿元,创单月历史最高。跨境电商实现跨越赶超,进出口额突破亿元,是上年的倍。服务贸易实现倍增。

利用外资质效水平全面提升。实际使用外资1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2%。结构性指标保持全省前列。个“一把手工程”项目到账12.5亿美元,占全市总量的94.5%。为7个重点外资项目解决土地指标亩、能耗煤耗指标56.5万吨,4个项目获省奖励万元。

八、交通运输、邮政电信和旅游业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交通固定资产投资.6亿元。其中,高速公路投资.4亿元,国省道项目投资10.1亿元,灶朱路改建工程投资2.8亿元,宝通街快速路改造投资3.7亿元,农村公路建设投资19.1亿元,港口投资2.2亿元,城市公交投资2.1亿元,铁路投资10.8亿元,场站物流园区投资11.4亿元。公路通车总里程.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公里、一级公路.7公里、二级公路.1公里、三级公路.8公里、四级公路53.1公里;国道.6公里、省道.7公里、县道.9公里、乡道.6公里、专用路19.4公里、村道.9公里。公路密度.7公里/百平方公里。

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潍坊机场客货运航线15条,通航城市17个,运送旅客6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9.7%;货运量3.2万吨,下降1.5%。水上货运量万吨,下降1.2%,水上货物周转量.3亿吨公里,增长15.1%。港口总吞吐量.6万吨,下降9.9%,其中外贸吞吐量万吨,集装箱吞吐量58.1万标准箱,分别增长18.3%、11.9%。城市公交日均客运量23万人次,全年客运量万人次。中心城区巡游出租车日均接送乘客10万余人次,平均每辆车每年运营10万余公里、接送乘客1.5万人次。

邮政电信业快速发展。邮政行业业务总量55.4亿元,比上年增长30.5%。其中,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4万件,业务收入2.0亿元;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1万件,增长33.0%。电信业务总量87.7亿元,增长32.6%。电话用户总数.9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90.2万户,下降0.8%;移动电话用户5.7万户,增长1.5%。上网用户.6万户,增长4.0%。

文旅产业发展提质增效。荣获“国际和平城市”“世界手工艺和民间艺术之都”。梳理重点文旅项目个,完成投资.1亿元。新评定4A级景区1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乡村旅游重点村5个、省景区化村庄25个、市级景区村庄54个。新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省级文旅消费集聚区3家。版权登记数量件,增长.9%。入选首批省文明旅游示范单位2家。

九、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预算收支任务圆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税收收入.6亿元,增长17.2%,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6.1%;主体税种完成.6亿元,增长15.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亿元,增长10.5%。其中,社保就业、节能环保、城乡社区等支出分别增长11.4%、14.3%、64.4%;民生支出.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80.1%,连续6年超过80%。

金融市场运行稳健。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亿元,比年初增加.3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0亿元,比年初增加.9亿元。企业贷款利率保持低位运行,全市银行机构新发放的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5%,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普惠性质的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9%,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

企业上市工作实现突破。新增上市公司5家,上市公司总数达到36家。实现资本市场融资.1亿元,其中上市企业股权融资.5亿元,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6亿元。

保险业高质量发展。驻潍保险机构75家。其中,财产险机构34家,人身险机构41家。保险专业中介法人机构17家,保险专业中介分支机构家。全市保险业共提供社会风险保障21.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保费收入.7亿元,增长7.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79.7亿元,增长8.2%;人身险保费收入亿元,增长6.5%。赔给付94.1亿元,增长26.3%。其中,财产险赔付52.6亿元,增长23.1%;人身险赔给付41.5亿元,增长30.7%。

十、教育、卫生、文化和体育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市中等职业学校33所,在校学生8.5万人;普通高中64所,在校学生18.1万人;初中所,在校学生30.1万人;小学所,在校学生60.6万人;幼儿园所,在园幼儿37.5万人;启动实施中小学幼儿园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年内建设中小学75所、幼儿园所,分别新增学位4.5万个、1.8万个。

医疗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余家,卫生技术人员7.8万人,床位6.8万张。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率达%,医养机构家,床位总数2.7万张。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托位数2.7个,完成省定年度目标的.9%。为失独人员投保住院护理保险,覆盖率%。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标准提高至79元,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1.9%,65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82.9%。医院7家。全省首家区域医学影像云平台逐步完善,汇聚医学影像数据余万份。医院招录博士15人、硕士人,高级职称人,柔性引进高端人才(团队)66人(个)。

疫情防控积极有效。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提前天建成投用。全市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医疗机构70家,其中48家开展24小时核酸检测服务;日最大检测能力32.3万份,全年累计完成“应检尽检”0万人次。

公共文化供给日益丰富。创排大型舞台剧4部,完成“一村一年一场戏”演出场、公益电影放映7.3万场。获评国家等级文化馆13个,其中一级馆12个。获第五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2个。新评定公共文化建设示范镇13个、村26个。

体育事业取得新突破。参加第十四届全运会取得10枚金牌、9枚银牌、11枚铜牌,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圆满承办第十四届全运会帆船、排球、足球相关项目比赛。举办省级以上高端赛事60项,打造特色品牌赛事32个。创建提升国家青少年训练中心、国家排球训练基地等国家级训练基地10个、省级训练基地14个。持续打造“全民动起来·潍坊更精彩”全民健身品牌,举办各类全民健身活动1场次,建成笼式球类(多功能)运动场地38处,提升体育公园4处,为老旧小区、行政村(社区)、口袋公园配建健身路径件(套)。各级体育协会达到个,社会体育指导员2.4万名,健身站点余个,培训各类体育人才余名,组织体育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场次。

十一、科学技术、质量监督及人才工作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建成启用,获批创建全省唯一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水动力平台落户,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家。入围第一批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9个,争取资金1.3亿元。入围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9个,争取资金万元。入围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5个,争取资金万元,其中潍柴动力和北大农业研究院项目成功立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项目。持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行动和“小升高”计划,申报公示合格家,总量达到7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54.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7个百分点。17项成果获省级科技奖励,3个项目获省一等奖,其中天瑞重工项目获得全省唯一技术发明一等奖,实现我市省技术发明一等奖零的突破。登记技术合同项,技术合同成交额.5亿元,比上年增长17.3%。

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持续强化。国内专利授权58件,比上年增长23.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件,增长32.9%。PCT国际专利申请件,增长27.5%。专利质押融资登记件,增长80.3%,质押金额21.1亿元,增长.2%。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件,增长29.4%。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3.5件,增长29.8%。有效注册商标新增件,达到562件,分别增长31.2%、26%。全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总量达到件。

质量品牌双提升成果丰硕。创新实施质量品牌“1+N”服务体系,入选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72家,入选省优质产品基地品牌价值十强基地3个。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1个、省长质量奖提名奖3个。全市有效认证证书达到1.9万张。制定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35项、行业标准18项、省级地方标准1项,培育发展团体标准68项。获批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4项、省级8项。国家内燃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山东)落户我市,获批设立全国首个磁悬浮动力技术基础与应用标准化工作组。

人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产才融合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出台加强重点产业人才支撑16条措施、13项个性化政策。创新校地合作,实施“双百行动”,靶向推动高校人才、技术向我市集聚,促成合作项目项,解决技术难题个,带动新增销售收入12.6亿元。高端人才引育再创新高,吸引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参加中国·潍坊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产生优胜人选22名,新引进高校毕业生6.8万人、高端技术人才人,均创历史新高;1人通过省“一事一议”实地核查,遴选产生新一批鸢都产业领军人才52人、鸢都学者23人;引进外国专家人才人。人才发展环境持续向好,实施重大科技创新“揭榜挂帅”,首批发布重大科技创新项目45个,总金额3.8亿元;设立“人才潍坊伯乐奖”,重奖引才育才成效突出的企业家28人;成立2亿元华潍人才股权投资基金;大力推进人才安居工程,为名青年人才发放购房补贴万元;开展惠企人才政策集中解读宣讲场次,覆盖企业家,解决企业人才用工缺口11万人。6家单位获评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3项工作入选全国人才工作优秀创新案例。引进合作的5名高端人才新当选“两院”院士,1人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1人入选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

十二、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据抽样调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元,增长10.9%。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增长9.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元,增长13.5%。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向好。城镇新增就业10.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开展职业培训18.4万人次、岗位技能提升2.2万人次,共发放技能培训补贴1.8亿元,其中以工代训补贴0.7万元,惠及家企业5.6万人。制定企业人才用工服务10条措施,全力破解企业人才用工难题,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场次,为17.4万余家次企业提供招聘服务98.6万人次。在全国率先建成15处“零工客栈”,搭建线上线下服务平台,日均服务余人次。加大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力度,发放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2万元,“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万笔,发放贷款金额21.5亿元,带动就业3.3万人。年12月人社部复函省政府批复同意“部省共建”中国潍坊留学人员创业园,我市成为年以来全国获批部省共建留创园的四个城市之一,也是全省唯一获批的园区。

社会保障能力持续提升。职工养老、居民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万人、.1万人、.1万人、.1万人。4.4万名环卫工人实现“应保尽保”,7.1万城乡困难居民政府代缴养老保险费“应缴尽缴”,签发电子社会保障卡万张。养老、工伤、失业保险“三金同涨”,“社银直联”系统应用走在全省前列,社保待遇实现“秒到账”,为62.2万退休职工和.6万老年居民发放养老金.8亿元。为名重残人员落实提前5年领取居民养老金待遇,为2.9万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3.4亿元,代缴基本医疗保险费万元,为6.5万人发放失业补助金万元。

医疗保障水平不断优化。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万人,参保覆盖率96.4%。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当期收入.8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当期支出.2亿元,增长20.3%。发布首款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潍坊惠民保”,累计投保万人,投保覆盖率36.5%,保费总额4.9亿元。

社会救助和福利保障全面落实。建成四级衔接互通的社会化救助工作网络。年内两次提高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发放低保、特困供养资金8.6亿元,惠及困难群众10.9万人。建立四级儿童关爱体系,实施政府购买关爱服务项目16个。市儿童福利院在省内率先设立特教班,该院副院长杨守伟同志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齐鲁时代楷模”。救助各类流浪乞讨人员8人次。“慈心一日捐”接收捐款.1万元,创历史新高。销售福利彩票10.2亿元。“红背心”品牌效应凸显,实名注册志愿者.5万人,志愿服务队伍支,志愿项目1.8万个,累计服务时长.8万小时。建成镇(街)社工站95处,覆盖80%的镇街,探索形成“潍坊经验”。

养老服务工作有力推进。省内率先建成运行市级智慧养老服务中心,为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智能适老化改造,发放智能防走失手环0个。3家养老机构在省内率先通过五星级养老服务认证。引进山东国欣颐养康养集团投资50亿元打造颐养综合体。建成助老食堂处,养老服务工作获中央改革办高度肯定。

十三、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城市建设取得新突破。成功争创国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城市、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全国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为全省荣获三大国家级荣誉唯一地市。民生实事落地见效,累计建成、提升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4万户,化解完成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问题个,改造老旧小区项目66个、6.1万户,棚改新开工套,建成套,回迁未建成社区及棚改逾期安置项目个。33条道路和10处过街天桥竣工投用,站南和高铁两大片区加快建设,全市首个北海路通亭街市政立交桥和首条宝通街高架快速路高质量提前建成通车,创造了城市建设“潍坊速度”。常态化规范住建领域“六+N”项行业治理,着力营造公平正义市场环境。

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创建省级深度保洁示范路条,深度保洁面积万平方米,城市道路深度保洁率91.9%。新建口袋公园处,完成个城市出入口市容环境整治提升,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个、示范单位个。中心城区新建公厕座,安装设置遮阳棚处,增加第三代公共自行车0辆、站点处,规范“小修”(修鞋、修锁、修车)摊点个。中心城区累计完成个小区、95条道路、个错接混接点雨污分流改造,整体进度超过70%,实现了6毫米以下降雨不溢流。构建智慧窨井盖监管系统,改造安装数据采集和物联传感设备污水井盖个。

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15.0%。空气优良天数天,比上年增加21天,创历年最佳。空气综合指数、PM2.5、PM10三项指标改善率均为全省第一。水环境质量指数同比改善17.2%,7个国控河流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71.4%,20个省控以上河流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65%,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达43.8%,均优于省定目标。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在全省率先实行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实体化运行,率先完成生态环境机构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率先完成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履约清缴工作,率先完成排污许可“双百”任务。高密市、峡山区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临朐县获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峡山区获批第一批省级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试点。

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全市累计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起,比上年下降21.9%;安全生产事故死亡78人,下降21.2%。

注:

1.全市及分县市区、开发区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公报所列数字为年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字,正式数字以《潍坊统计年鉴-》为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17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