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医疗机械 >> 医疗机械市场 >> 欧洲同行求助,钟南山全程英文分享中国经验
近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与欧洲呼吸学会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进行了视频连线,向欧洲呼吸学会介绍了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经验。
00:45新冠肺炎病毒基本特征与检测
钟南山首先介绍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基本特征,包括病毒的基因序列情况、人传人性质以及多种传播途径等等。谈到新冠肺炎病毒的检测,钟南山介绍了团队开发的快速IgM(免疫球蛋白M)检测试纸,可以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手段。他还介绍了恒温扩增芯片的应用,这种芯片可以帮助检测人员区分新冠肺炎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
针对目前一些新冠肺炎治愈者核酸检测结果复阳的情况,钟南山认为,治愈出院者的IgG(免疫球蛋白G)抗体含量增加了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检测结果复阳不太可能是因为再次发生了病毒感染。目前,尚不清楚核酸检测复阳患者是否还具有传染性,钟南山提出,治愈者出院之后应继续坚持隔离、复查。
钟南山与欧洲呼吸学会主席视频连线(视频截图)
临床药物试验进展
钟南山介绍,截至2月17日,将近项针对新冠肺炎的临床药物试验在进行中,试验的药物包括瑞德西韦、磷酸氯喹以及各种中药。
钟南山认为,新冠肺炎患者面临的是死亡的威胁,因此无法像一般的药物试验一样,采用严格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让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安慰剂,这样做有悖医学伦理,目前的药物试验多采用无对照组的研究方法。在针对磷酸氯喹开展的试验中,可以看到,相当一部分患者服药后四五天之内能够出现病毒检测转阴的情况。钟南山认为,目前市场上的一些中药在抗病毒和抗炎症方面也有一定效果。
临床救治中遇到的问题
钟南山介绍,对比SARS和新冠肺炎患者的肺部病理学活检结果,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新冠肺炎患者的细支气管和肺泡中有大量黏液,黏度很高,阻碍气道通畅。他提出,这些黏液可能是导致危重病人死亡的原因之一。
机械通气是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一个重要手段。钟南山认为,这些分布在肺泡和细支气管中的黏液非常浓稠,影响了机械通气的效果。如何清理小气道中的黏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钟南山还向欧洲呼吸学会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课题,包括新冠肺炎中免疫系统反应机制如何运作、怎样恰当把握ECMO(体外膜肺氧合)的使用时机等。
氢氧雾化机具有一定效果
钟南山特别提到,团队从医院收集到的数据显示,氢氧气雾化机对于缓解重症病人缺氧症状具有一定的效果,而且使用成本相对较低。目前,已有将近名患者接受了氢氧雾化机治疗。
疫情发展趋势预测
钟南山提出,很多研究团队公布的预测模型并没有纳入“政府及时干预”等参数,因此预测结果并不准确。钟南山所在团队此前设计的预测模型(模型使用的数据截至2月9日)纳入了更全面的参数,包括国家强力干预、春节后回流高峰消除等。
模型的预测结果显示,国内疫情将在2月下旬达到高峰,4月底得到基本控制。目前,疫情流行数据均在该模型的预测范围内。
钟南山团队设计的预测模型
钟南山认为,全国、特别是湖北以外地区的确诊病例数正在下降。
左图:全国/湖北/非湖北新增确诊病例曲线图;右图:全国/湖北/非湖北现有确诊病例曲线图。图片来源: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四个“早”是防控疫情的关键
钟南山认为,每日更新、公布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数据,是一项重要的措施。他还强调,启动联防联控机制,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治,是防控疫情的关键。
给欧洲呼吸学会的建议
钟南山表示,一些欧洲国家陆续出现了疫情暴发,应当尽早防止扩散。他指出,必须通过检测区分出新冠肺炎和流感,中国愿意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去,与欧洲呼吸学会互通有无。
钟南山团队最新研究成果
新筛查方式:15分钟出结果
近日,钟南山院士团队叶枫课题组在《医学病毒学杂志》在线发表论文,初次描述了IgM-IgG联合抗体检测试剂的研发,以及在新冠病毒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据介绍,该检测试剂滴血可验,约15分钟就能出结果,大大缩短了检测的时间(病毒核酸RT-PCR检测需要3-4小时出结果)。
多中心的临床标本检测评价证实,该检测试剂临床检测的敏感性高达88.66%,检测特异性为90.63%;IgM-IgG联合抗体检测的敏感性远高于IgM或IgG单抗体检测。
另外,该抗体检测试剂采用指尖血与静脉血检测结果作对比,发现两者检测的一致性基本吻合,提示这一联合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可用作即时检测,可在床旁用指尖采血方式进行检测。
咽拭子采样机器人:已开始受试者检测
咽拭子是目前诊断新冠病毒感染最主要采样方法,以往一直由医务人员人工操作,但今后可能就由机器人来完成了。
核酸检查是目前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检测手段,而咽拭子是目前诊断新冠病毒感染最主要采样方法。咽拭子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须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患者咳嗽、用力呼吸等可产生大量飞沫或气溶胶,具有较高交叉感染的风险。
而且,采集咽拭子过程因不同级别的医务人员水平的差异、心理的畏惧、咽拭子采集操作的不规范致拭子质量的差异容易出现假阴性,影响对病情的判断。
针对这一问题,钟南山院士团队提出如何解决新冠病毒患者生物样本采集交叉感染、保证采样质量的方案,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联合提出了智能化机器人咽拭子采样的解决方案。
新型智能化咽拭子采样机器人系统由蛇形机械臂、双目内窥镜、无线传输设备和人机交互终端构成。蛇形机械臂具备灵巧精确的作业能力,并且具备与咽部组织接触力感知能力,双目内窥镜提供高清的3D解剖场景,WIA-FA工业无线网络保障了控制指令的实时可靠传输,力反馈的人机交互终端提供操作沉浸感。
机器人以远程人机协作的方式,可以轻柔、快速完成咽部组织采样任务。
近日,在强强联合的通力合作下,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
该机器人系统于2月28日于广医一院正式开始受试者的检测。至今已开展首期20例受试者的临床试验,采集样本80份。细胞学检测结果显示机器人咽拭子采样可以达到较高的质量,一次成功率大于95%,能够利用低于医务人员平均操作力量实现有效的采样且采样力度均匀,受试者咽部均无红肿、出血等不良反应。
该项研究聚焦于与人体组织直接接触的操作型机器人,可避免医务人员感染、提升生物样本采集的规范性、保证标本质量。
3月8日,团队首次为确诊阳性病人进行机器人咽拭子采样试验。图/南山呼吸据介绍,新冠肺炎的确诊需要2次阳性检测结果,而患者康复出院需要3次阴性检测结果,期间还需要多次例行的生物样本检测。生物样本采集的必要性、困难程度及医务人员的保护亟需遥控生物样本采集机器人的推广应用。
应意大利紧急求助,中国抗疫专家组今日出发支援
3月11日,四川省5位专家启程前往意大利,他们将与中国红十字会1名副会长、国家疾控中心1名专家组成中国红十字会志愿专家团队,携带相关救援物,支援意大利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3月11日,四川省5位专家启程前往意大利,他们将与中国红十字会1名副会长、国家疾控中心1名专家组成中国红十字会志愿专家团队,携带相关救援物,支援意大利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梁宗安教授、唐梦琳教授出发仪式。图/央视新闻
据悉,应意大利红十字会的紧急请求,并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同意,中国红十字会组建7人抗疫专家组赴意大利协助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由中国红十字会1名副会长带队、国家疾控中心1名专家参加,并指派四川省组织5名同志参加(包括3名专家、1名翻译、1名工作人员)。
今日出发的四川省赴意大利抗疫专家组成员如下:
梁宗安:男,中共党员,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四川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常务副组长。唐梦琳:女,中共党员,医院主任护师,重症医学科小儿ICU护士长。童文彬:男,四川省疾控中心微生物所副所长、主任技师,年曾赴几内亚比绍援助埃博拉疫情防控工作。吉晋:女,中共党员,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负责翻译工作。秦小利:女,中共党员,中国红十字会成都备灾救灾中心主任,负责协调服务工作。
赴意大利抗疫专家组今日出发,会携带自身防护物资以及工作生活用品,同时根据意大利红十字会的请求,支援部分医用防护物资。
确诊过万!意大利向中国紧急求助
根据当地时间3月10日18时意大利卫生部公布的最近数据,意大利现有新冠肺炎患者例,死亡例,治愈例,累计确诊感染新冠肺炎总人数为例,较3月9日18时新增例,新增例死亡病例。
另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年3月10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约同意大利外长迪马约通电话。
迪马约介绍了意大利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情况,感谢中方给予的慰问和支持,认为这充分体现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好。迪马约表示,当前意大利疫情形势十分严峻,意政府正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