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械

当一站式解决方案成老生常谈,中天医疗如何

发布时间:2025/5/19 19:05:34   

近两年,神经介入赛道趋冷。神经介入市场尚未放量便迎来“内卷”,入局者众多且产品种类趋于同质化,国产渗透率并未达到预期水平,同时赛道遭遇集采,单品利润下降,市场规模增长似乎不如预期。但神经介入赛道发展的逻辑不变,脑血管疾病患者数量多且死亡率高、手术体量有待扩张、器械市场国产化率尚低,市场的向上发展是必然的。

随着神经介入器械的创新发展,从临床来看,我国神经介入手术量持续增长,且手术加速下沉、医院;从市场来看,年神经介入耗材市场规模达66.8亿元、预计到年将增长至.2亿元,归创通桥、心玮医疗等上市企业在年营收实现翻倍增长,同时集采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因此,与其强调神经介入赛道热度降低,不如说市场回归理性,同质化竞争压力与集采推动“优胜劣汰”。针对前者,创新高品质的产品及系统性的产品解决方案是突破口;而后者则更考验企业在研发、量产、供应链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大浪淘沙后,怎样的企业能从中突围呢?

超万卒中患者治疗的关键,打通一站式解决方案

卒中是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五大特点。全球疾病负担(globalburdenofdisease,GBD)研究结果显示,年我国新发卒中万例,卒中患者达到万人,卒中死亡人数为万。近年来,我国脑卒中患者人数持续增长,且患病人群趋于年轻化,为国家医疗体系带来极大负担。

因其创伤小、治疗效率高、效果好等优势,神经介入已成为卒中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我国神经介入治疗率远远不足。-年间,我国卒中中心单位的总体AIS(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血管内治疗率为1.45%,较欧美等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人体脑血管结构迂曲复杂,神经介入手术开展难度较大,如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急性脑梗塞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狭窄及闭塞介入治疗等术式等均属于四级手术,对医生经验水平、器械精细度有着极高的要求。除我国医患分布不均、民众治疗意识不足等因素外,器械的发展也制约着神经介入手术的开展。

目前,我国神经介入市场仍是进口领先,主流产品多为国外品牌,价格偏高。而且进口产品主要以国外的临床需求及患者血管条件为主,在我国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现有国产品牌质量参差不齐,且产品种类趋于同质化,而在部分需求市场尚未突破空白。临床亟须创新、高品质、高性价比的国产神经介入器械。

同时,越来越多的神经介入参与者开始提出“一站式解决方案”。从临床出发,神经介入手术中使用器械数量较多,医生更倾向于使用配套的产品,不仅手术操作难度降低,且手术效果更佳。在医疗机构运营层面,采购一整套的产品也有利于降低成本、易于管理维护。

综合来看,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神经介入手医院,而手术下沉也将反过来推动市场规模扩张。

从市场出发,不同于当初支架单品便可撑起百亿规模的冠脉介入,神经介入手术的体量目前仍较为有限,单品天花板较低,完整的产品解决方案面向的目标市场更大。且综合性的产品布局更利于企业把控成本、打造品牌效应,也有更大的“底气”面对集采。

而随着神经介入发展,临床指南陆续更新、卒中中心建设加速(卒中中心数量达余家,已下沉至县域市场),手术下沉,临床及市场也对一站式解决方案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一站式高品质产品、让手术更简单的创新产品。

卒中主要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大类,由于发病机理不同,两者的治疗重点不同,前者在“通”、后者在“堵”,对应的治疗器械也不同。除通路辅助类产品外,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产品存在较大的差异,以疾病为中心开发全套产品对手术开展而言更有利。

再者,临床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8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