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医疗机械 >> 医疗机械发展 >> 不强制后人们为何还在戴口罩,专家如果不戴
3月13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技术方案(第七版)的通知》,明确高校、中小学、幼托机构开学后不强制要求师生佩戴口罩。
得知这个消息,在四川上大学的王雨(化名)表示很纠结:“现在我这儿的人,一半戴口罩,一半不戴口罩,我很纠结要不要戴。”
“我本人气血不足,身体虚弱,戴了口罩就喘不过气,不戴口罩心里又慌。”王雨说。
南昌大学的大四学生小谭表示自己还是会坚持戴口罩:“(戴口罩)确实已经成为习惯了,也没啥坏处,还可以帮助防护许多传染性疾病。”她说。
戴口罩的女人 图
视觉中国
九派新闻查询发现,校园以外,像商场、公园、公共交通工具等其他公共场所,是否还需要戴口罩,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多名受访对象表示,可以明显感受到随着政策的放宽,戴口罩已不再是强制性的规定,而是出于个人选择。
戴口罩曾经给人们带来了不适,如眼镜起雾、呼吸不畅、妨碍交流等,但是很多人表示,自己不可能很快摘下口罩,甚至要把这个习惯坚持下去。
已经形成习惯,像“出门带钥匙、带纸巾”一样
中南民族大学的小波(化名)表示,三年来自己已经养成了戴口罩的习惯。“出门要摸摸包里有没有口罩、乘坐公共交通之前也会担心没有口罩能不能上”。
小波观察到,学校里不戴口罩的人越来越多,但在校外,尤其是公共交通工具上戴口罩的人还是占到了绝大多数,而且很多人依旧戴着N95口罩。
对他而言,戴口罩这一行为逐渐远离了单纯“保护健康”的目的,而是为了避免社交、隔断联系的工具,甚至仅仅成为一种机械性习惯。
“所以我觉得这个政策发布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戴口罩的习惯并不会有什么显著的变化,甚至于有可能像‘出门带钥匙、带纸巾’一样,成为一种固定思维。”小波说。
王雨称自己目前出门必定会准备一个口罩,但至于戴不戴又非常纠结。“今天早上出门,我就习惯性地拿了一个口罩,但是看没啥人戴,又把口罩收起来了。”
小谭也表示,政策出台后不会受太多影响,还是会习惯性地戴上,除非偶尔忘记戴了。“又没啥坏处。”她说。
喜欢遮掩自己的感觉,戴口罩对“社恐”比较友好
也有一些人,在戴口罩的过程中,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好处”。
在江西上大学的小文(化名)表示,选择戴口罩也有一部分性格因素,他本人就是喜欢在公共场合戴口罩遮掩自己的感觉。
他觉得,从外表上,戴口罩会遮掩自己下半张脸,可以遮丑,甚至给他人留下好看的印象;心理上,则会萌生出一种莫名的安全感,“我的情绪、我的状态不会被他人轻易感知,可以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广东的姜敏(化名)很明显地感受到自己对口罩已经形成一种依赖。“有口罩我就是社牛,没有口罩就社恐。”她说。
姜敏刚刚参加了一个很重要的面试,进门后她被要求摘掉口罩,场地很大,人很多,让她十分焦虑。等到结尾点评要和面试官交流时,她出了很多冷汗,说不成话,哭了出来。“和我一起来面试的人都在安慰我,然后我戴上口罩,就好了。”
姜敏表示,自己疫情前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除非一个事物让她很感兴趣,戴口罩这两年多,变得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没人认识我,也没人知道我长啥样,就可以大胆表现自己。”
在武汉的圆圆(化名)看来,一方面,不化妆、不洗头的时候,戴口罩和帽子就可以出去了,很方便。另一方面,戴口罩对社恐来说比较友好,“可以避免被认出来,不太需要和别人打招呼,同时也不太需要说话。”
韩国首尔研究中心CATS实验室的文化研究学者金相珉(音)撰写过有关口罩的文章,他说,口罩让许多韩国人摆脱了保持美丽仪容的社会压力。“人们对自己的脸被遮住感到安心,把脸露出来让他们感到有些不舒服。”
出于从众心理:大家都戴了
小文告诉九派新闻,自己并不确定目前是否有明文规定乘坐公共交通时可以不戴口罩。戴口罩更多出于一种从众心理,“大家都戴了,自己在乘坐前也默默戴上,并且只是乘坐一小段车程,所以可以接受。”
小谭称自己两个月前已经不戴口罩了,回到学校,有时候看到其他人戴口罩,自己也会再戴上。“确实有从众心理,或者说下意识的行为。”
在王雨看来,这是一件很难抉择的事情,她观察到自己身边戴口罩和不戴口罩的人都很多,“给人的感觉是一半对一半。”这让她的心情很复杂,不知道该如何选。
小萨(化名)是一名律师,需要经常和客户打交道,他感受到戴口罩这一行为其实被赋予更多“社交”的色彩。他调侃道:“客户不戴口罩,你也不能戴口罩,客户戴口罩,你才能戴口罩”有望成为新的商业社交礼仪。
在拥挤的空间中,不戴口罩的人很扎眼。
《口罩的品格》一书的作者、东京圣路加国际大学公共卫生学副教授大西一成说:“如果不戴口罩,别人会盯着你看。”
文化研究学者金相珉说,他在室外会继续戴口罩,是为了给人留下“我不会给他人带来伤害的印象”——不一定是因为他相信口罩的科学价值(尽管专家们在口罩是否能让人免受感染上存在一定分歧)。
“韩国人会认为,不戴口罩是不尊重人的行为,”他说。 “他们很在乎不给街坊邻里带来伤害。”
对自我、对他人的健康负责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微博中提到,当前正处在冬春季节交替时节,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期。近期,我国出现了流感流行,且呈现上升态势,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戴好口罩。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主任、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对于甲流,我个人建议,免疫力比较低下的人如果到公共场所可以戴口罩。”
圆圆是周围人中把口罩“焊在”脸上的那一个,她表示自己现在还没有阳过,仍然有感染新冠的风险。“包括现在还有甲流等等,做好自身防护,可以省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另据外媒报道,多年来,东亚的细尘水平一直未能达到国际空气质量标准。因此,长期以来大家都有戴口罩的习惯,防止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如咳嗽、打喷嚏和胸闷等。
在韩国,能强烈感受到空气污染的危险,在细尘导致的雾霾天里,口罩是一道常见的防线。
根据韩国气象部门的数据,去年,危险的细颗粒物PM2.5的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18微克,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安全标准,即每立方米不超过5微克。
金相珉说:“自年代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开始成为问题以来,形成了戴口罩的文化。”他还说,由于之前就有戴口罩的习惯,所以年病毒暴发后,韩国的口罩工厂并未因需求增加而手忙脚乱。
小波告诉九派新闻,疫情前对“口罩”的认知仅限于冬天保暖的棉口罩和医生护士戴的医用口罩,戴着医用口罩上街反而可能会被认为有什么烈性传染病。如今,口罩已成为保护健康的一道重要防线。“印象里周围戴口罩的人没有以前多了,但还是有些人戴,公共交通上大家基本上都戴了。”
小文称,在一个狭小的封闭空间内,戴口罩能够保证自己安全和他人安全。对于甲流他也有一点担心,“但目前没听说南昌有案例,所以还没有那么高的警惕,反正该戴的时候还是会戴的。”
九派新闻记者 武菲菲 实习记者 代梦颖 李伟俊
请联系记者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