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医疗机械 >> 医疗机械发展 >> 高瓴助力,淄博老乡干出第7个IPO
作者
吴雯
来源
投资家(ID:touzijias)
“微创系”IPO军团即将迎来一名新成员。
投资家网获悉,微创心律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主板上市,高盛和中金公司为联席保荐人。
此前,微创医疗已经相继分拆出心通医疗、微创机器人、微创脑科学、心脉医疗、微电生理5家上市公司,倘若微创心律顺利上市,将成为微创系第7家上市公司。
在微创系崛起的背后,离不开来自山东淄博的医学博士常兆华的运筹帷幄。除上述7家已上市或拟上市公司外,微创系旗下的微创骨科、微创康复、微创医美等多家子公司也纷纷传出IPO消息。现年60岁的常兆华,一手打造出一座规模庞大的微创帝国。
一
微创心律的开端,源于一场跨国收购。
年,微创医疗花费12.9亿元,收购法国医疗设备公司LivaNova旗下的心律管理(CRM)业务,该公司首款心脏起搏器于年创制,此后一直致力于设计、开发及商业化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以更好地治疗及管理心律不齐及心力衰竭。
借助这场跨国收购,微创医疗正式切入心率管理市场,微创心律也由此衍生而来。发展至今,微创心律在三大洲拥有四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法国克拉马尔、意大利萨鲁贾、多米尼加共和国圣多明各、中国上海,总建筑面积约1.44万平方米。
目前,微创心律主要做心律管理(CRM)医疗器械,包括心脏起搏器、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导线等。作为一家全球化公司,微创心律在全球49个国家及地区销售产品,尤其在欧洲表现出色。
具体来看,在法国,微创心律以超26%的市占率排名第一;在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瑞士及奥地利等市场,微创心律的市占率也超过10%。
在中国,微创心律推行双品牌战略,同时提供进口器械(如Reply心脏起搏器)及中国制造器械(如Rega心脏起搏器系列)。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按年心脏起搏器的销售收入及销量计算,微创心律是中国制造心脏起搏器的第一大供应商。
需要指出的是,微创心律主营的CRM器械是心血管领域中技术含量最高的领域之一,受患者认知程度上升、医疗保健基础设施改善等因素影响,其市场前景颇为可观。
统计数据显示,全球CRM器械市场规模由年的97亿美元扩大至年的亿美元,且预计于年进一步扩大至亿美元,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
其中,中国是全球CRM器械的第三大市场,也是最大的新兴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国内有约万心动过缓患者,年新增病例约30-40万人。
相关报告显示,CRM器械的国内市场规模由年的3.93亿美元增长至年的6.0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9%,并预计于年进一步扩大至12.5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4%。
不过,心律管理是一个准入门槛较高的赛道,目前全球CRM产品仅由美敦力、雅培、波士顿科学、百多力4家公司主导。年,CR4市占率合计为97.5%,微创心律的市占率为1.8%,在全球排名第5。
我国的心脏起搏器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且因价格昂贵,每年只有约8万患者接受起搏治疗。心动过速需要的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全球每年约使用几十万台,国内用量不足台。
也就是说,国内CRM器械产品患者群体庞大,类别渗透率低,相较已经成熟的国外市场,国内CRM器械市场具备更大的增长潜力。
招股书显示,年至年,微创心律分别产生营收1.8亿美元、2.2亿美元、2.05亿美元。其中,年,法国市场收入占比42%,西欧南部及西欧北部收入占比分别为24%和11%,中国市场收入占比6.2%。
报告期内,微创心律的归母净亏损分别为万美元、万美元、1.23亿美元。公司表示,亏损主要由于业务扩张导致公司产生大量成本,经营开支的增长并超出收入的增长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年至年,微创心律的研发成本分别为万美元、万美元、万美元,研发费用率均超过28%。
可以说,心律管理在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至今仍是一片蓝海,且有国产替代的需求。但从现实角度出发,微创心律想要实现盈利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
二
在微创系崛起的背后,离不开医学博士常兆华的运筹帷幄。
公开资料显示,常兆华年出生于山东淄博,年获上海机械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学美国,年获纽约州立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
前段时间,山东淄博因为烧烤火爆出圈,吸引全国各地的美食爱好者前往打卡。其实,山东淄博不仅烧烤出名,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常兆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年,在美国顶尖医疗器械公司担任一年多研发副总裁的常兆华,以“海归博士”的身份回国创业,在上海张江科学城创办了微创医疗。
创业之初,常兆华决定先仿制国外器械,再逐步进行自主研发。年,微创医疗推出中国第一根PTCA球囊扩张导管;年,中国第一根MustangTM冠脉裸支架上市;4年,中国第一根冠脉药物支架Firebird火鸟诞生。
时间来到年,微创医疗在香港成功上市,常兆华收获了人生中第一个IPO。在心血管介入领域站稳脚跟后,微创医疗开始寻求业务扩张,业务触角不断向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