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械

微创医疗三年推5家公司成功上市3家亏损再

发布时间:2025/3/14 12:37:56   

在“分拆战略”的指导下,微创医疗(.HK)不断推动子公司上市,被指“把风险留给股民,把收益留给资本”。

日前,微创医疗旗下微创心律递交了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数据显示,微创心律近三年累计亏损超17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从年7月心脉医疗(.SH)上市,到年8月微电生理(.SH)登陆资本市场,短短三年,微创医疗已推动5家公司上市。

然而,年,心通医疗(.HK)、微创机器人(.HK)和微创脑科学(.HK)三家公司均亏损,微电生理也利润微薄,只有最早分拆的心脉医疗发展较好。

一位资产管理分析师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微创医疗不断分拆子公司上市,有“圈钱”嫌疑,容易掏空自身家底,而且子公司盈利的不确定性加重了投资者的风险。

拟拆分12家公司独立上市

微创医疗于年成立,是一家创新型高端医疗器械集团。目前,微创医疗旗下拥有50多家子公司,业务已经覆盖12个细分赛道。微创医疗曾表示,公司战略之一是拆分12家公司独立上市,目的是让12个细分赛道(产业集群)里,每个板块都有一家上市公司作为旗舰。而旗下的子公司将通过入股、并购等形式融入这12家上市公司。

截至目前,“微创系”已有6家上市公司,包括母公司微创医疗,以及心脉医疗、心通医疗、微创机器人、微创脑科学、微电生理5家子公司。

微创医疗称,各细分业务利润在无法支撑经营发展情况下,长期“吸血”母公司不现实。因此,“让其独立成长,自己养活自己”,是目前公司的一个战略。

年7月,心脉医疗在科创板上市。上市后,公司营业收入从年的3.34亿元增至年的8.97亿元,净利润也从1.42亿元增至3.57亿元。

年2月,心通医疗在港股上市。至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0万元、1.04亿元、2.01亿元和2.51亿元;净利分别为-1.45亿元、-3.98亿元、-1.83亿元、-4.54亿元,4年累亏11.8亿元。

年11月,微创机器人在港股上市,公司年和年没有营业收入,年和年分别为万元和.3万元。净利润方面,公司年至年分别为-.10万元、-2.09亿元、-5.83亿元、-11.40亿元,4年累亏超20亿元。

年7月,微创脑科学登陆港股,公司营业收入从年的1.84亿元逐步增长至年的5.47亿元。不过,公司年首次出现亏损,净利润为-.50万元。

年8月,微电生理在科创板上市,上市当年公司营业收入达2.6亿元,净利润仅.18万元。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27万元,同比下滑6.33%;净利润亏损.61万元,同比下滑.67%。

综合来看,微创医疗分拆的5家已上市公司中,年有3家处于亏损之中,微电生理也利润微薄,仅最早分拆的心脉医疗发展较好。

微创系上市公司仍在扩容

尽管大部分分拆子公司业绩并不理想,但在“分拆战略”的指导下,微创系上市公司仍在扩容。

年5月,微创医疗旗下微创心律递交了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

招股书显示,微创心律总部位于法国,专注于用于心律管理(CRM)的有源植入式医疗器械。至年,微创心律分别产生净亏损.1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86亿元)、.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26亿元)、1.0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61亿元),三年累亏超17.7亿元,且呈逐年扩大趋势。

从收入来看,微创心律至年分别实现收入1.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8亿元)、2.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64亿元)与2.0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58亿元)。

数据显示,至年,微创医疗营业收入分别为6.49亿元、7.79亿元和8.4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91亿元、-2.76亿元和-4.37亿元。年,微创心律的营业收入约占微创医疗营业收入的24%。

微创医疗表示,此次分拆将使微创心律建立独立上市集团的身份,拥有独立的集资平台及扩大投资者基础,直接进入资本市场,无需依赖微创医疗,从而加速扩张,改善运营及财务管理效率。

然而,有观点认为,微创医疗把风险留给股民,把收益留给资本,把时间留给公司。如今身处二级市场的微创医疗,更像是一个一级市场的风投标的,而二级市场投资者则似乎成了另一种形式的VC/PE。

一位资产管理分析师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微创医疗不断分拆子公司上市,有“圈钱”嫌疑,容易掏空自身家底,而且子公司盈利的不确定性加大了投资者的风险。

本文源自:长江商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829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