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械

国产协作机器人未来将走向何方

发布时间:2025/1/7 19:37:13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https://news.iresearch.cn/yx/2021/12/413808.shtml

中国的协作机器人厂商,大多是出现在年左右,起步相比国外稍晚。不过,国内协作机器人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几乎每个厂商每年都会推出新品。

如果深入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国内大多数协作机器人厂商所生产新品在外表和参数性能上,似乎都有着较高重合度。

虽然国内协作机器人厂商所推出的产品在重复定位精准度较国外早期的0.1mm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重复定位精准度基本稳定在0.01-0.05mm之间,但是其有效负载却均集中在3-18kg左右,多家公司所生产产品出现了撞型的情况,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且国内大部分协作机器人外形与第一代协作机器人UR5极为相似,有些公司看起来更像是协作机器人零部件的集成商而不是研发者。

在协作机器人概念刚刚兴起的早期阶段,国外各大厂商对协作机器人的外形和性能方面做了多样化的尝试:单臂六轴、单臂七轴、双臂七轴、小型桌面协作机器人、大型包装码垛机械臂、显示屏与机械臂相结合、摄像头与机械臂相结合、力矩传感区与机械臂相结合…

如果再往深处探寻,我们就会发现国内协作机器人的生产模式大部分都是:进口关键零部件+国产本体+半国产系统。目前,我国占协作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成本比例高达70%的三大核心零部件,市场格局仍是主要被外资企业把持瓜分。

目前,我国85%的减速器市场、90%的伺服电机市场、超过80%的控制系统市场仍被海外品牌占据。不论是在技术上还是价格上,国内协作机器人都受到了极大的掣肘,国产替代进口仍然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国内的协作机器人厂商企业都应努力探索,掌握三大核心零部件的核心技术,避免后期出现被「卡脖子」的状况。

目前,由于用人成本的的增加,协作机器人行业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协作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物流、娱乐等各个方面。

未来,随着协作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重、人口出生率的连续下跌和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协作机器人在中国将会有更大的市场。因此,国内各大协作机器人厂商要抓住时机研发更具有场景普适性的协作机器人。例如在外观设计、场景案例上多下功夫。

系统集成是中国协作机器人崛起的重中之重,如果国内的集成商能够研发出像手机的安卓、ios系统一样简单便捷的操作系统,将机器人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用途有针对性开发成软件置于系统之中,让人们使用机器人像使用手机一样简单。

到那时,协作机器人的使用将不再局限于工业用途,寻常百姓家将成为协作机器人更加广阔的市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782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