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医疗机械 >> 医疗机械市场 >> 圆桌论坛脑机接口走向临床应用要跨越哪些屏
谁能穿越迷茫寒冬,成为医疗健康行业的下一个商业之王?
近日,6氪「寻找确定性」WISE0商业之王·医疗健康新风向大会在北京举办。大会携手科学家、创业者和投资人,从真实临床需求、技术革新出发,寻找值得被押注的产业“确定性”。
医疗健康是能够穿越周期、发展潜力巨大的赛道,需要“10年10亿美金”的投入,还需要肯坐冷板凳的苦功。当下中国基础研究能力正在勃发,创新势力正在崛起。大变局中,新生代企业正聚焦临床真痛点,突破技术卡脖子,跨越市场艰与险,步步为营,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实现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赢。
在《脑机接口走向临床应用要跨越哪些屏障》圆桌论坛上,与会嘉宾分享了侵入式脑机接口走向临床需要攻克的核心技术难关、短中期有望解决的适应症、脑机接口赛道的估值及现金流等关键问题。
微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总经理邓春山表示,当前大家谈论脑机接口多数是说技术,但最终落到临床场景时一定要有非常明确的适应症。从长远来讲,如果要将植入式脑接口用于治疗精神疾病等领域,我们需要和临床医生一起去探索这些精神疾病的脑疾病的本质,去确定精神疾病的靶点在哪里,去确定解码的算法、神经调控的方式等。
阶梯医疗创始人李雪介绍道,阶梯医疗一直想要做独特而有影响力的事情。脑机接口的研究是一个倒金字塔结构,最底端是是神经界面,也是脑机接口的首要技术瓶颈;第二层是全系统开发,需要一个能够完成大脑信号提取、通过信号进行外部控制,再将外部信息传递回大脑的系统,这是脑机接口应用的必经之路;接下来是临床可及性,实现脑机接口在临床的应用和普及;最顶端则是神经科学对大脑的理解,对大脑理解到什么程度,才有可能将它开发或使用到什么程度,这是天花板。
柔灵科技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副研究员刘冰表示,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方面,柔灵开发了用于睡眠监测、调控的轻量化设备,以及通过肌电的手势识别系统。侵入式系统的适应症规划有三个方向:针对截瘫等患者的运动学习和运动控制;临床上更加刚需的精神类疾病调控,例如抑郁症,以及失明患者的视觉重建。研发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听取医生的建议,且要通过脑科学与算法相互融合的方式进行研发,以获得一个能解决鲁棒性、校准时间、即插即用等多种问题的稳定系统。
松禾资本董事总经理张冲认为,当前包括脑机接口在内的所有一级市场项目,都格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