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医疗机械 >> 医疗机械发展 >> 超级观点医疗机器人市场需求被激活,场景
文
特约观察员佘元博
编辑
黄臻曜
带着观点看商业。36氪现发起“特约观察员入驻”计划,邀请各赛道的创业者、大公司业务线带头人等一线的商业领军者们,在这里分享你的创业体悟、干货、方法论,你的行业洞察、趋势判断,期待能听到来自最前沿的你的声音。
核心提示:
·服务领域中机器人替代人的场景非常多,但大部分场景的商业价值还处在探索初期
·医疗机器人市场,目前拼的是细分场景上的落地速度,未来拼的是场景深度和成本
·工业领域智能机器替代人,面临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的难题
服务领域机器人替代人的场景丰富,但替代价值要理性判断
1月下旬开始,越来越多自主移动机器人被征用上岗,“奔赴”战“疫”前线。我们看到在物流运输配送搭载(药品、检测设备)、病房消毒清洁、安防巡逻、测温、病人自检、送餐加工等领域,一些专业和非专业医疗的自主移动机器人都在与医护人员并肩作战。
我们隆博科技为客户定制的医疗移动机器人相关订单也明显增加,按照定制化要求,我们交付的医疗物资运输机器人可实现自主式医疗物品交付、跨层运输、智能避障、自主充电等功能,这也从侧面说明疫情下市场需求的应激反应。
在这些机器替代人的应用实践中,机器人消毒方便,操作人员不需要直接接触相关物品,调配运送过程全由机器完成,从根本上减少了人与人直接接触,避免相关药物的交叉污染和空气污染,也缓解了医护等一线人力紧张甚至降低被感染几率等问题。
这是大众最为直观了解到的移动机器人在医疗服务领域的应用落地。有人认为,医疗类移动机器人行业也跟视频会议、配送到家等服务行业因此而受益。放大了讲,那些送餐、迎宾、打扫等服务机器人也是如此。也有观点认为,由于医疗资源的紧张等问题,医疗服务机器人细分领域也将是爆发的热点等。
隆博科技为某医疗AI和医疗机器人整体方案提供商提供了Robase智能移动平台作为底盘,实现药品等物资的自主运输
我们把这些能够自主移动的机器人叫做AMR(AutonomousMobileRobot),代表的是目前技术最先进的移动机器人。所谓“自主移动”,就是机器人知道环境地图,知道自己现在在哪,知道怎么去检测障碍并主动避让,高效智能地到达目标点,全程不需要人的干预。
AMR的应用场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业物流,包含各类工厂和仓库场景需求;一类是服务物流,应用于服务领域,包括医疗、酒店、送餐、商用清洁等。
工业领域,机器人替代人是趋势,有很大的市场。逻辑很简单,生产类企业用机器比用人合算,当然会选择用机器。而在服务领域,机器人替代人的价值则复杂很多,不能简单地站在机器人替代人节约成本的角度来衡量。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做自主移动机器人的企业,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有自己的看法。
虽然服务领域中机器人替代人的场景非常多,但大部分场景的商业价值还处在探索初期,疫情只不过是将这一缩影放大表现出来,对于它的发展趋势我们需要理性判断。
过去,服务行业中机器替代人的进程缓慢,主要原因是服务场景非常复杂,受到技术限制,我们很难从服务领域解构出一些劳动力。比如直接和消费者接触的机器人,消费者享受服务体验,而技术的发展目前还不可能在情感等复杂功能上让机器人替代人;而很多纯粹的体力类劳动,也很难在动态复杂的服务场景实现机器人替代人,例如在商场环境的无人清洁。随着AI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很多场景机器人替代人从不可行变为可行,那么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发掘它的商业价值。
大部分服务场景的劳动并不密集,而且大量前端服务人员的用工成本还比较低,而使用机器人的成本高,所以不能单纯只考虑节约成本,服务领域也还很多其他价值点,我们要根据其应用场景来具体分析。
有一类服务场景,是“价格敏感,定制化需求低”的场景。
最极端的就是家庭扫地机器人,用户对它最核心的诉求就是把地扫干净,技术只是完成这个诉求的手段,而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购买与否的关键指标。迎宾类机器人是最早被应用的一类机器人产品,典型的B端购买,C端体验场景。噱头价值是早期被挖掘出来的一类商业价值,提升企业品牌形象,科技感,或者被用来吸引更多消费者等。送餐、酒店类的场景,同样存在较强的噱头价值,但机器人也能够完成替代人运送物品的劳动,也存在一定的替代人劳动的经济价值,而如何提升机器人产品体验,同时降低产品价格是摆在机器人企业面前的一道坎。好在通过简化的产品设计,采用更有消费类性价比的传感器和关键部件,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能够很好地控制住成本,但依旧需要继续努力。此类服务机器人在规模应用的基础上,还能够挖掘出新的价值点,这个是这类产品不错的优势。
另一类服务场景,是介于“价格敏感,定制化需求低”的服务场景,与“价格不敏感,定制化需求高”的工业场景之间的,而且这类场景的数量非常多。
比如商用清洁机器人,是典型的B端购买,B端使用场景。由于产品的复杂性,成本很难控制,但是应用场景高强度的连续劳动,机器人替代人的经济价值可观。大部分医疗场景的特点,则更接近工业类场景,应用场景种类多,定制化需求高,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医疗类场景的刚需性,早在疫情爆发之前就有了,美国Aethon在年就推出了TUG移动机器人产品,并尝试运用在医疗场景做无人配送,但由于价格的因素推广艰难(年其售价高达14万美元,近几年依旧接近百万人民币),在埃博拉病毒爆发期间才产生大量的应用机会。
随着疫情的爆发,国内的医疗场景刚需性被激发,和Aethon所处的年代不同,当今的AMR价格可以控制在大部分医疗场景客户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同等功能的在20万人民币左右),但这也有窗口期,面对多样且复杂的场景,快速的场景验证是最好的策略。快速场景落地意味着更早进入市场,这远比降低成本重要。长期来看,大部分还处在场景验证的阶段,还有大量的场景属于空白,对大家来说还有非常多的机会。
医疗机器人市场,目前拼的是细分场景上的落地速度,未来拼的是场景深度和成本
单从医疗行业来看,医疗AMR市场仍然处于探索期,但经此一“疫”,越来越多的医疗场景被激活。站在企业发展角度而言,可以从场景的刚需性强弱和定制化要求去寻找一些发展策略,任何一个场景细分赛道都可能是新的爆发点,相关企业需要用最快的速度做出产品原型去验证市场,之后再通过场景深度迭代和降本抢占市场。
标品即可满足的场景。对于医疗专业度低要求的场景。比如简单的小物件运输场景,直接采用现有的送餐、酒店等AMR即可满足需求,这类产品高度标准化,成本低,批量多,很容易在第一时间将产品部署推广,目前也比较多且相对成熟。国内以擎朗、普渡、云迹为主要代表。而对于医疗专业度高要求的场景。比如一些移动消毒,移动监测的AMR产品,这些场景应用功能部分研发难度大周期长,但国内一些专注医疗器械的企业,早已根据各自客户的需求开发了这类产品,在此次疫情中也能快速派上了用场,比如钛米、博鸿医疗、易普森等。
需要定制落地的场景。对于医疗专业度低要求的场景,比如移动体温侦测,很多AMR企业自己增加体温侦测设备,设计简单应用软件即可,定制难度不大。而对于医疗专业度高要求的场景,比如防疫危险品运输、移动医疗设备等,AMR企业需要和医疗器械企业合作来完成产品的定制。无论AMR企业是否可以单独完成产品定制,都很难自己去做市场推广,因此与医疗器械企业技术结合实现定制化落地,是快速原型验证的关键,而产业链合作,是推广应用的关键。
“刚需性强的场景,价格敏感度低,而定制化又是快速原型验证的关键“这类场景非常多,且利润可观,是我们隆博科技比较看好的一个细分领域。通常,医疗企业在医疗专业设备上有很深的积累,但是在移动技术上属于外行,而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他们能够很快将AMR移动平台和他们的医疗设备结合,定制出AMR医疗机器人产品,投入使用。
工业机器人不能只看它“无人化”的程度
站在更大层面的机器人市场上看,工业场景仍将是机器人需求最大的领域。大众对此也很熟悉,比如制造业工厂应用的机器人,物流供应链仓库应用的机器人等等。“无人工厂”、“无人仓库“被大量宣传,比如“一套自动化设备让工厂空无一人”这种话题也容易引热议。
InteractAnalysis调研预测,到年,工业移动机器人在制造业的销售额会达到32亿美元,其中3/4都会是AMR;而AMR在物流供应链领域,将达到3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未来,中国将是对AMR产品需求第一的市场,其次则是美国。工业领域中,机器对人的替代已经从自动化时代进入了智能化时代。智能化,指的是更多依赖大数据、视觉、智能机器人运动控制与自主决策等技术。
工业领域智能机器替代人,也面临一些难题,一方面是产业层面的,另一方面是企业产品层面的。
产业层面,早期最大的困难是社会对智能机器人产品的认知不足,导致相关企业在资源整合、宣传推广、人才招募、业务推进等各方面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对社会进行“教育”。目前社会认知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而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