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械

航空复合材料预浸料龙头,中航高科剥离传统

发布时间:2022/12/18 9:43:00   
白癜风要用什么药 http://pf.39.net/bdfyy/qsnbdf/160304/4780765.html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西部证券雒雅梅)

一、中航高科是航空工业复材领域预浸料核心供应商

中航高科作为主要从事航空新材料研发生产、高端智能装备研发制造的大型国有控股上市企业,是国内航空复合材料预浸料的龙头企业,公司通过连续资产整合持续聚焦复材主业,背靠航空制造院,研发能力雄厚。

公司上游企业集中供应、关系稳定,下游主要集中在航空主机厂,增长确定性强。公司依靠深厚的技术积累、专业的人才队伍、完备的配套产能和良好的企业文化完满完成历年业绩指引。当前新材料业务已为公司营收主要增长点,短期研发费用提升和新产品推出不改持续提升的盈利能力。

1.1航空新材料为主,高端智能装备为辅

公司主要业务分为“航空新材料”和“高端智能装备”两大板块,业务涵盖航空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轨道交通零部件、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等应用领域。

公司拥有航空工业复材、优材百慕、京航生物、航智装备及万通新材五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原全资子公司南通机床已由中航高科吸收合并,其全部资产、债权债务、经营业务、人员及其他一切权利和义务均由中航高科承接,各项合并工作已于年9月实施完毕。

航空工业复材(全资子公司)是集复合材料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高科技公司,主要产品为航空复合材料原材料、民用航空结构件和民用领域复合材料零部件,面对国内航空市场和非航空市场领域。

优材百慕(控股子公司)主要从事民航飞机用航空器材、轨道车辆制动产品、高温复合材料制品、特种车辆制动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民航飞机机轮和刹车装置的维修业务。京航生物(控股子公司)主营产品为人工关节,涵盖髋、膝、肩、肘四大类人工关节及脊柱系列产品。

航智装备(全资子公司)主要业务为数控机床、智能装备及航空专用装备设计、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有普通铣床、数控铣床、数控车床、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及航空专用装备等,是高端智能装备业务的主要依托。

公司总部为促进装备业务转型升级,开展了装备研发和智能装备培育业务。万通新材是承接航空新材料项目南通建设任务的子公司。

1.2公司的股东背景和发展沿革

中航高科当前作为航空工业集团下属唯一新材料上市平台,历史经历多次资产重组和剥离,年开始聚焦航空新材料领域。

年公司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将热加工业务的通能精机剥离出公司,同时向航材院、制造所等收购中航复材、优材京航、优材百慕三家优质资产,将主营业务拓展至航空新材料领域,成为航空工业集团下属上市企业。资产重组完成后,依托母公司优势资源,公司将原机床业务升级改造为航空专业装备(航智装备)和数控机床(南通机床)业务。

年公司出售子公司江苏致豪,正式剥离房地产业务。年公司开始逐步整合机床业务,原南通机床公司被吸收合并至子公司。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航空工业集团,直接及间接持有中航高科41.86%的股份。

年4月公司公告,航空工业集团将所持5.97亿股股份(占公司当时总股本的42.86%)对应的除股份收益权和处置权以外的所有权利委托给航空制造院管理。托管后,航空制造院现拥有中航高科45.21%的表决权,成为中航高科的控股股东,此举实现了公司控股权与管理权统一,进一步理顺公司内部的治理结构。中航高科作为航空制造院体系内航空新材料相关业务的资本运作平台,此次托管或为后续集团内产业整合奠定基础。

1.3受益航空装备快速发展,公司资产重组后实现归母净利润快速提升

年公司营收25亿元,同比减少7%,归母净利润为5.5亿元,同比增长81%,主要原因是公司该年度投资净收益为2.5亿元,远超同期水平。

年公司已经剥离房地产业务,但由于新材料行业收入的提升,实现营业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新材料业务收入27.2亿元,机床行业收入1.3亿元。由于投资净收益回归正常,归母净利润有所下滑。

年实现营收38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新材料业务贡献36亿元,同比增长33%。

公司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3.0亿,同比增长19%,实现归母净利4.8亿,同比增长24%,扣非归母净利4.7亿,同比增长30%。其中航空新材料业务:实现营收22.7亿,同比增长20.7%。

业绩整体向好趋势不变。

二、预浸料受益于军机放量,新材料多点开花

复合材料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新兴材料,通过复合功能和协同效应获得单一、基本原材料不具备的性能,克服单一材料的缺点,从而满足不同产品对性能和使用的需求。

复合材料一般由基体和增强材料两大部分组成。

基体材料主要起支撑和保护增强材料的作用;而增强材料是复合材料的主要承力组分,是复合材料强度和刚度的主要来源。由于复合材料优异的,可编程式的性能,被广泛用于航空制造领域。

2.1从聚丙烯腈到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行业壁垒高筑

完整的碳纤维产业链包含从一次能源到终端应用的完整制造过程。

从石油、煤炭、天然气均可以得到丙烯;丙烯经氨氧化后得到丙烯腈,丙烯腈聚合和纺丝之后得到聚丙烯腈(PAN)原丝,再经过预氧化、低温和高温碳化后得到碳纤维,并可制成碳纤维织物和碳纤维预浸料,作为生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原材料;碳纤维经与树脂、陶瓷等材料结合,形成碳纤维复合材料,最后由各种成型工艺得到下游应用需要的最终产品。

2.1.1预浸料

预浸料,树脂基体在一定条件下浸渍纤维或织物制成的树脂基体与纤维增强体的组合物,是制造复合材料的中间产物,它的部分性质直接带入复合材料中,是复合材料的基础,复合材料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浸料的性能。

预浸料的原材料包括增强材料(纤维、织物)和树脂基体(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主要辅助材料是离型纸和PE膜。

2.1.2增强材料

碳纤维是目前的主流。碳纤维(CarbonFiber)是由聚丙烯腈(PAN)(或沥青、粘胶)等有机纤维在高温环境下裂解碳化形成的含碳量高于90%的碳主链结构无机纤维。

碳纤维具备出色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密度比铝低、强度比钢高,是目前已大量生产的高性能纤维中具有最高的比强度和最高的比模量的纤维,具有质轻、高强度、高模量、导电、导热、耐腐蚀、耐疲劳、耐高温、膨胀系数小等一系列其他材料所不可替代的优良性能。碳纤维在航空航天、风电叶片、体育休闲、压力容器、炭/炭复合材料、交通建设等领域广泛应用,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物资。

碳纤维类型很多,按照原丝种类分类:碳纤维的原丝主要有聚丙烯腈(PAN)原丝、沥青纤维和粘胶丝,由这三大类原丝生产出的碳纤维分别称为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沥青基碳纤维和粘胶基碳纤维。其中,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占据主流地位,产量占碳纤维总量的90%以上,粘胶基碳纤维还不足1%。

2.1.3树脂基体

基体是复合材料另一个主要组分材料,包括金属基体、陶瓷基体和树脂基体,主流是树脂基体。树脂基体是复合材料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复合材料中起着多种重要作用:

2.1.4预浸料的基本性能特征

预浸料的制备方法有熔融树脂法(热熔融浸渍法)、粉末浸渍法、纤维混编法、CFRTP成型法、树脂薄膜法等多种,其中熔融树脂法应用的最多。

熔融树脂法是将树脂体系加热成液体,由于熔融状态下树脂的粘度较低,且具有较高的表面张力,与增强纤维的浸润性很好,纤维束通过熔融树脂槽浸渍上树脂,然后经加热固化得预浸料。

该方法比较适合实验室内模拟预浸料的成型,技术的关键是熔融树脂槽的设计,要保持槽内树脂液恒温,且只允许已浸渍树脂的纤维束通过。

2.1.5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总体特性和行业壁垒

碳纤维具有目前其他任何材料无可比拟的高比强度(强度比密度)及高比刚度(模量比密度)性能,还具有耐腐蚀、耐疲劳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以及高性能民用领域。

涉及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交通设施等,是一种国家亟需、应用前景广阔的战略性新材料。

碳纤维按力学性能分为通用型和高性能型。

通用型碳纤维强度为MPa、模量为GPa左右。高性能型碳纤维又分为高强型(强度MPa、模量GPa)和高模型(模量GPa以上)。强度大于MPa的又称为超高强型;模量大于GPa的称为超高模型。

碳纤维按用途大致可分24K以下的宇航级小丝束碳纤维(1K的含义为一条碳纤维丝束含根单丝)和48K以上的工业级大丝束碳纤维。

宇航级碳纤维初期以1K、3K、6K为主,逐渐发展为12K和24K,主要应用于国防工业和高技术,以及体育休闲用品(如:飞机、导弹、火箭、卫星和钓鱼杆、高尔夫球杆、网球拍等)。

工业级碳纤维应用于不同民用工业领域,包括:纺织、医药卫生、机电、土木建筑、交通运输和能源等。

目前小丝束碳纤维领域,日本Torav(东丽)、TenaX(东邦)与MitsubishiRayon(三菱人造丝)市占率较高。而大丝束碳纤维主要生产国是美国、德国与日本,产量大约是小丝束碳纤维的33%左右,最大支数发展到K。工业级大丝束碳纤维可有效降低复合材料成本,但随之带来的是树脂浸润不够充分和均匀性方面的问题。

2.2军机、民机开启碳纤维千亿市场

2.2.1碳纤维市场总体空间

年中国碳纤维的总需求为62,吨,对比年的48,吨,同比增长了27.7%,其中,进口量为33,吨(占总需求的53.1%,比增长了9.2%),国产纤维供应量为29,吨(占总需求的46.9%,比年增长了58.1%)。年的中国市场的总体情况是进口纤维和国产纤维均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根据《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中国市场需求历年增长率:(13.4%),(16.5%),(20%),(32%),(22%),(29%),(27.7%)。如果供给能充分保障,年是可以突破30%的增长率的。

国产销售历年增长率:(25%),(44%),(.5%),(21.6%),(33.3%),(54.2%),(58.1%)。

根据奥维碳纤维的统计数据,中国碳纤维在航空航天、风电叶片、压力容器领域仍有较大的应用成长空间。

由于年,整个碳纤维市场的紧缺,价格行情在年基础上持续走高。进口碳纤维及其制品,数量同比仅仅增加了9.15%,而金额同比增加了26.02%,国产碳纤维价格已经超过进口碳纤维价格。

航空航天复材的用量虽然只占到需求的3.2%,但是其价值量却占到了整个市场的30%左右,航空航天用碳纤维产品主要是小丝束碳纤维,有高质量、高强度、高模量的要求,因此价值量较高。

根据《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年航空航天用碳纤维国内市空间在亿元左右,首次超越了体育器材,成为最大金额的分市场。年,由于体育器材市场规模的较高速增长,达到.08亿元,反超航空航天成为第一的分市场。

2.2.2中美军机差距大,碳纤维市场空间足

目前我国军机数量、代际均和美国差距较大,“十四五”军机将迎来补质提量的快速发展期。数量端,根据《WorldAirForces》,我国军机总数量3架,美国军机总数架,相当于我国的4.06倍;代际端,我国现役战斗机架,其中二代机占比50.22%,五代机J-20仅19架,占比1.21%。而美军四代机和五代机占比分别为82.81%和14.46%。

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军机数量、代际和美国相比均有较大差距,与以四代装备为骨干、三代装备为主体的武器装备体系还有很大差距。

不过近年来,随着J20、Y20及Z20的首飞及交付使用,我国军机进入了批产列装的快车道,主机厂需求饱满,预计我国未来军用锻件市场将持续保持旺盛,存量与增量市场将进一步打开上行空间。

由于复合材料具有能够显著减重提升军机性能的特点,各个国家都在军机上面大范围使用复合材料。

我国军机正处于装备换代和先进型号放量阶段,根据各国相应机型的复合材料用量,可测算的军机复合材料市场如下:

《全球碳纤维复材市场报告》中提到,中国航空航天碳纤维复材均价约为元/kg,军机数量差距对应碳纤维复材市场总规模约为亿元。

根据公司年重大资产重组时所披露的数据,公司年销售预浸料855m2,对应销售收入万元,计算可得预浸料单价约为元/m2。根据日本三菱化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86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