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医疗机械 >> 医疗机械前景 >> 化学发光领导者,新产业走技工贸路线,加速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国信证券张超陈益凌)
新产业:做中国体外诊断领域的领导者
公司沿革及经营概况
新产业是体外诊断领域的领导者和先行者。
新产业成立于年,一直专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领域的研究和开发:
年9月顺利完成中国第一台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的注册;
年成功推出智能化的“模块化生化免疫分析系统”,进一步丰富了公司产品线;
年7月全自动发光仪Maglumi和促甲状腺素化学发光免疫测定试剂通过美国FDA(k)审核,成为中国第一家获得FDA准入的化学发光厂家;
年成功发布超高速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MAGLUMIX8,开启化学发光超高速的新纪元,当年公司在全球的全自动化学发光仪装机已超过台;
公司于年组建了分子诊断研发团队,年下半年面向海外市场推出了核酸检测产品,拓展了分子诊断业务领域。
年7月,新产业生物自主研发的丙型肝炎化学发光产品成功通过欧盟CEListA认证,成为中国第一家丙肝试剂荣获欧盟CE认证的化学发光厂家;
年12月,新产业生物获中国第一张化学发光领域IVDRCE认证证书,是全球体外诊断领域的先行者之路上新的里程碑。
公司已建立免疫、生化、分子和实验室自动化的多产品矩阵
公司在免疫诊断产品线具有领先优势。截至年上半年,公司面向全球销售9款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及项配套试剂,其中已取得欧盟准入的化学发光试剂项。
在国内市场已获注册的化学发光试剂项(共个注册证),配套试剂涵盖肿瘤标志物、甲状腺、传染病、性腺、心肌标志物、炎症监测、糖代谢、骨代谢、肝纤维化、自身免疫抗体等检测项目。
公司已为国内超家医疗终端提供服务,医院客户达家,医院的覆盖率达52.33%。
国内累计实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装机超台;在海外市场,公司已为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终端提供服务,累计实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销售超台。
公司各型号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全球累计销售/装机超过台。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控人为翁先定。
翁先定直接和间接控制上市公司股权合计为30.19%,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年7月至年9月,其在国家计委财政金融司工作,先后任财政金融司副处长、财金司证券处处长。
年9月至年8月任深圳市计划局局长助理,兼任国家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首任驻深圳特派员。
年8月组建新产业投资,并担任总裁;年起至今,担任新产业投资董事长兼总裁。
公司的董事长及总经理饶微为实际经营管理核心。
饶微是公司的第三大股东,直接持有公司13.76%的股份。饶微年加入新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后升任总经理职务。
年8月至今,其担任新产业生物董事长兼任总经理。饶微创新性地将纳米复合磁性微球、ABEI发光物的合成、免疫分析技术相结合,建立了磁分离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并带领团队研发出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使公司成为国内最早建立起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完整平台、实现产业化的公司。
饶微掌舵公司核心技术的开发、核心产品的研发;同时全面主持公司的研发与经营管理工作,对公司的战略方针、经营决策及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具有重大影响,并作为公司的实际经营管理核心,主导了人才持续引进、组织架构的调整、生产基地建设、学术推广及销售策略的制定等。
公司于年6月推出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总计授予万股,其中丁晨柳、张小红等6位被授予第一类限制性股票75万股,其余均为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共覆盖人。
授予价格为79.57元/股,公司层面的业绩考核要求为-22年度营业收入相较年增长率的触发值为20%/44%/73%,目标值为30%/69%/%。
股权激励摊销费用年为1.41亿,年为万,年前三季度为万,随着费用摊销大幅递减,公司净利率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
公司历史财务表现优异,研发费用率维持上升趋势
公司历史业绩展现了良好的成长性。-年营收从2.6亿增长至25.45亿,复合增长率为29.0%;归母净利润从0.75亿增长至9.74亿,复合增长率为33.0%。
在-22年三年的疫情扰动下,公司仍然保持了优异稳健的增长。年Q1-3公司实现营收22.97亿元,同比增长21.3%;归母净利润9.25亿元,同比增长38.9%。
试剂类毛利率较为稳定,仪器类毛利率变化较大。
自年以来,公司试剂类毛利率一直维持在90%左右,年前仪器类毛利率为40-45%,年为加大仪器产品的市场开拓力度,公司在国内和海外市场均采用了更为积极的销售政策,整体下调了仪器的销售价格,从而影响仪器类的毛利率。
上半年仪器类毛利率已经企稳回升,国内的仪器推广策略进行了调整,X系列及中大型发光仪器销量占比增加,国内仪器类产品毛利率提升至24.41%。国内业务整体于-22年均有一定程度的疫情影响,毛利率略有下滑。
海外业务年出现明显提升,部分由于新冠抗体检测试剂所实现的3.2亿收入所致,年上半年海外毛利率下滑,主要是由于布局未来几年试剂规模化上量而加大了仪器产品的市场开拓力度,采用了更为积极的销售政策。
毛净利率随着产品结构和海外收入变化有所下滑,研发费用率维持上升趋势。
自年以来,部分由于产品结构的变化,仪器收入占比不断提升,毛利率从80%下滑至70%左右,净利率略有下滑至40%。
研发费用率从年的5%持续提升至年前三季度的9.7%,其余费用率均有所下滑。
年前三季度人民币兑美元持续贬值,前三季度汇兑收益约为万,海外业务规模持续提升,公司已通过衍生品对冲汇率波动风险。
行业简析:化学发光是高景气度和高壁垒的赛道
体外诊断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样品(如血液、体组织等)进行检测而获得诊断信息的一种技术,原理是通过检验试剂和体内物质在外的反应强度或速度来定性或定量判断体内物质,进而判断人体生理状态。
体外诊断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观察和健康评价具有重要作用。临床诊断信息的80%左右来自体外诊断,体外诊断目前已经成为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所必不可少的医学手段。
体外诊断产业链的上游包含生物与化学原材料及各种机械零配件,上游中部分诊断酶、抗原抗体等原料及电子化学仪器仍为国外企业占据主要份额,国内研发能力突出的公司正逐步加强原料的研发。
下游业务拓展一般是通过经销商医院、体检中心、临检中心、血站、防疫站及血液制品厂家等终端用户。医院是体外诊断产品最主要的终端用户。
根据AlliedMarketResearch市场研究和预测,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达到了亿美元,预计年到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4.8%,到年将达到亿美元。
慢性病、传染病发病人数的不断增长以及体外诊断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都是驱动体外诊断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纵观体外诊断的发展历程,是由于包括物理学、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领域的重大发现、发明和技术突破,方才使得体外诊断行业与时俱进,并向更简便、更快捷、更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目前全球体外诊断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形成“4+X”的竞争格局,其中第一梯队是以罗氏(Roche)、雅培(Abbott)、贝克曼(BeckmanCoulter)、西门子(Siemens)为代表的行业“四大家”;X包括赛默飞(ThermoFisher)、希森美康(Sysmex)等在细分领域具备优势的第二梯队。
这些跨国企业集团以其强大的资金实力为后盾,不断加快全球并购战略,进一步扩大在全球体外诊断行业的市场份额以保持其领先地位。
按照临床诊断领域分类,体外诊断市场由免疫诊断、生化诊断、分子诊断、血液学及体液、即时检验(POCT)等细分领域构成。
根据Frost&Sullivan统计,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约为亿元。
近二十年在政策扶持、终端需求膨胀、技术进步的带动下,中国体外诊断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预计~25中国体外诊断市场的CAGR为15.38%。
目前我国在部分应用较广泛的领域已达到国际同期水平并实现了大部分的国产化,如生化诊断、酶联免疫等,而在化学发光等技术水平较高的技术领域,目前国内市场仍由进口厂商主导,国内企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未来发展和进口替代的空间巨大。
新冠疫情中分子诊断成为重要的检测手段,临床应用得以大范围铺开,有望成为主流细分领域中最具前景的技术之一。
免疫诊断是应用免疫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诊断各类疾病和测定免疫状态,主要用于肝炎检测、传染病检测、肿瘤检测等。
因其灵敏度高、准确性好,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检查中。年免疫诊断市场为亿元,约占据国内体外诊断市场26%的份额,剔除新冠检测产品,免疫诊断为体外诊断市场占比最大的类别。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是免疫诊断的主流技术,凭借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自动化程度高、精密准确率等优势,快速实现了对酶联免疫等方法学的替代。
免疫诊断的发展需要依靠免疫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免疫诊断的变革依次经历了放射免疫检验(RIA)、胶体金快速检验、酶联免疫检验(ELISA)、时间分辨荧光的迭代,到达了目前的化学发光免疫检验(CLIA)的时代。
根据标记物和发光原理的不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酶促化学发光、直接化学发光、电化学发光等。
酶促化学发光采用HRP辣根过氧化物酶或碱性磷酸酶作为发光标记物,鲁米诺和双氧水或金刚烷作为发光底物。
电化学发光是以三联吡啶钌作为标记物,在三丙胺与电压的作用下发生电化学反应,发出可见光。
直接化学发光采用非酶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作为发光标记物,如吖啶酯、异鲁米诺等,化学发光过程数秒钟完成,与环境温度的变化无关。
免疫诊断产品是目前临床诊断中检测量最大的之一,涉及的检测项目包括:传染病、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激素类、优生优育、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心脏标志物、自身免疫、过敏原、药物监测、炎症因子等。
每类都有几个到几十个检测项目不等,免疫方法学涉及的临床检测项目几乎遍及所有临床科室,并且还在不断开发和推出新的检测指标。根据临床指南及实际需要,经常会做一些组合项目检测以便做出精准判断。
增长驱动力:强大的自研能力加速进口替代,平台化和国际化打开新成长曲线
新产业是走“技工贸”路线的国产龙头
体外诊断行业中一些处于发展初期的公司会选择以代理业务起家,获取经营利润和现金流以持续满足公司后续自有业务研发、生产和市场开拓的营运资金需求。
并且IVD企业能够通过自产产品与代理产品相结合形成更完善的产品菜单,以更好满足医疗机构的多种需求,有效开拓市场,通过集约化运营、销售,提高医疗机构的采购效率,提升医疗机构的检测质量与检测效率。
此外,在代理业务经营过程中,IVD企业能持续了解体外诊断技术发展、市场需求以及行业竞争情况,有助于公司更好地判断行业研发创新方向、提升销售推广能力。
新产业以自主研发起步,花费十数年打破跨国企业在化学发光领域的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
相较部分本土公司通过代理业务起家并孵育自研能力,新产业选择了更为艰难的自主研发的“技工贸”路线,在年推出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是国内率先上市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之一,并且作为封闭系统配备配套试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采用先进的纳米免疫磁性微球作为系统的关键分离材料,采用先进的人工合成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代替传统的酶作为发光标记物。
公司已构建“仪器+试剂+原料”的一体化研发和生产能力。
自产品推向市场,公司就认为原料是影响试剂性能的关键因素,并高度重视试剂原料的品质。
为解决“卡脖子”的问题,公司于年开始组建试剂关键原料研发及生产平台,先后搭建分子表达、蛋白纯化、小分子修饰及有机合成、单克隆抗体及多克隆抗体技术平台,专门针对采购困难、价格昂贵、品质不稳定的原料品类组织开展技术攻关,为试剂研发、性能优化以及批量生产提供品质稳定的抗原抗体。
根据公司公告,目前70%以上的发光免疫项目的抗原抗体、校准品已实现自研自产。关键原料的成功研发与生产,缓解了试剂产品部分原料外购困难与原料价格昂贵的问题,也有助于公司持续优化诊断试剂产品。
公司在小分子检测技术上获得革命性突破。
高效液相法是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VD)浓度的金标准,但该方法操作复杂、耗时长且费用高,不利于实验室广泛开展。
而目前最常用的免疫测定法因25-羟基维生素D本身的小分子抗原检测难点导致目前的免疫测定法几乎都是免疫竞争法,但检测结果与LC-MS/MS的一致性较差,整体测试结果偏高,无法满足临床及实验室的质量要求。
新产业通过多年的努力,采用改良的夹心法代替原来的竞争法,在小分子检测技术领域取得了革命性突破,推出新一代小分子检测技术,是一种检测结果可以等同为质谱法的检测技术。年7月,公司新一代小分子夹心法检测技术的首个项目(25-OHVD)获得注册证。公司化学发光小分子夹心法与质谱检测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R2=0.),可以完全替代质谱法开展25-羟基维生素D的检测,助力骨骼健康管理。
公司积极参与和推动化学发光在肿瘤早筛中的应用。
为了进一步推动血清学指标在原发性肝癌早期筛查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由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鲁凤民教授团队牵头的《多指标联合提高肝癌筛查效能的多中心研究》项目于年6月25日正式启动,此次多中心研究由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牵头、新产业生物协办、10家临床单位参与“产学研”合作。
此次研究项目将基于中国慢性乙型肝炎人群大数据建立肝癌风险评估系统,可为临床医生提供肝癌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有助于推动临床对肝癌的早筛早诊。
仪器销售和装机进入加速期,将带动试剂销售
国内海外新增装机量快速增长,中大型机占比不断提升。截止H1,公司在国内累计实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装机超10,台;海外市场累计实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销售超13,台。
Q1-3国内完成装机1,台,大型机占比达到64%,其中Q3实现装机台,大型机占比达到68%。Q1-3海外完成销售3,台,同比增长52%,中大型机装机占比达到36%,提升17个百分点。机型结构持续优化将带动测试量稳步提升。
公司有着完善的经销商网络和优异的渠道管理能力。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情况,年公司超过1/5的收入来自华东地区,其次为华南、华中、西南等。公司主要的试剂销售集中在肿标、甲状腺功能、心血管及心肌标志物、肝炎病毒、性腺等项目。
公司的销售模式与其他厂家采取的代理制不同,公司不设置区域多级代理,相当于经销商都是一级代理,且多为中小规模,本身没有太多库存。
公司的试剂发货周期通常在2周至1个月,且相当比例的试剂会根据经销商订单指令直接从公司发货至终端,因此经销商一般不存在试剂库存压力。医院装机后才确认收入,经销商也不需要背负仪器库存压力。
进口替代是结构性成长的核心驱动力
化学发光领域进口替代空间广阔。根据科美诊断招股书,目前我国化学发光市场中,进口厂商占据超过80%的市场份额,其中以罗氏、雅培、贝克曼及西门子为代表的体外诊断巨头占据了约70%的市场份额,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凭借产品技术与服务优势,截止年底,新产业已为国内超家医疗终端提供服务,医院客户达9家,医院的覆盖率达52.41%。
化学发光市场的核心竞争要素为“产品+渠道/服务+品牌”。
产品层面的竞争是基础,渠道和服务体系层面的竞争决定短期放量,品牌层面的竞争将决定长期市占率。
体外诊断产品是一个整体检测分析系统,可以从检测通量、检测菜单、试剂批间差、方法学优劣等多个参数指标进行对比,也可以将其视为整个体系,与金标准相比的检测结果的准确度、稳定性以及可溯源性用于评价。
X8是公司进行国产替代的利剑,具备“多快好省准”的产品特点。
MAGLUMIX8是一款为检验实验室量身打造的高速、高可靠性、高通量、高智能化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
X8测试速度高达测试/小时,单机测速相当于一条流水线,并可通过拓展能达到2测试/小时;拥有个样本位和42个试剂位;同时具有高可靠性,采用单反应杯及一次性Tip头设计杜绝交叉污染,并集成数十项专利技术,且仪器故障率极低。
X8以极小的占地面积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可采用模块化设计同时连接多台免疫、生化及电解质设备,并且支持通过轨道连接至全实验室自动化TLA系统。
公司拥有丰富的检测项目,能够提供全面的检测菜单。
截止H1,公司共取得国内化学发光检测试剂注册证个(涵盖化学发光试剂个试剂项目),生化检测试剂注册证61个,上述试剂产品全部用于临床体外诊断检测。在全球销售的化学发光试剂共项,其中已取得欧盟准入的化学发光试剂项,生化试剂61项。
国际化步伐坚定,成果斐然
公司产品在国际注册认证中获得多个第一。
公司于年首次通过德国TüVSüD的ISO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年作为国内首家化学发光免疫试剂产品获得FDA(K)产品准入的企业进入美国市场。
年12月,公司取得了中国化学发光领域的第一张IVDRCE证书。
年3月,公司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获得了欧盟CEListA认证,补全了公司欧盟乙肝五项检测试剂菜单。新产业的传染病项目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试剂均通过CEListA认证,是中国第一家在传染病项目HBC、HCV、HIV拿齐CEListA认证的化学发光厂家。
在欧盟CE认证的类别中,ListA类产品受法规监管程度最高,技术要求严格,其所需进行的验证、评估和审核强度高,认证难度大,获得此项认证充分体现了公司的研发创新实力、产品质量与可靠性能。
公司经过近十余年对海外市场的持续耕耘,公司的化学发光系列产品在营销网络建设、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已具备显著的领先优势。
截止H1,公司已实现在海外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售仪器超13,台,稳定的客户基础和持续增长的仪器装机同步推动了海外试剂收入的稳步提升。
年剔除新冠检测试剂的销售额后,海外各大洲销售额占比分别约为:亚洲40%、欧洲22%、南美19%、非洲12%、北美8%。
海外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H1海外市场共计销售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台,同比增长59.36%;中大型发光仪器销量占比提升至34.45%,同比增长16.15个百分点,为后续海外业务的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H1海外市场实现营收4.93亿元,同比增长16.41%,在扣除新冠发光试剂销售影响后,同比增长27.41%。
公司前瞻布局未来几年试剂规模化上量,海外市场加大仪器产品的市场开拓力度,采用了更为积极的销售政策,仪器类产品毛利率为21.47%,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
Q3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14%,扣除新冠发光试剂1影响后海外第三季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2.50%。
公司将会把印度市场的成功经验逐步复制到其他国家。
以海外首个独立运营子公司印度子公司为例,设立前收入规模维持在2,万元上下,本土运营四年后,年印度成为公司在海外市场首个收入突破1亿元的国家,成效显著。年,海外装机超过台的国家达到25个(亚太地区10个,欧洲5个,美洲7个,非洲3个),在部分国家市占率已排进前三。
目前公司正围绕“重点国家”制定营销策略,主要根据装机量、年销售额、以及当地市场规模等指标筛选重点国家设立子公司,推进本土化建设,将印度子公司运营经验复制到更多海外国家。具体举措包括:
1.加快海外本地化销售渠道的建设,包括招聘外籍团队及增加海外代理商数量;
2.打造SNIBE的品牌影响力,加强品牌宣传和学术建设,加快建立标杆客户和建立专家团队。年前三季度,巴基斯坦和墨西哥子公司已设立完成,另有8个国家仍在筹备中。
自研合作并举实现横向扩张,平台化发展开启新成长曲线
公司携手博瑞生物进军分子诊断领域,推出数字PCR产品。数字PCR(DigitalPCR)是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核酸分子绝对定量技术,是继实时荧光定量PCR之后发展的高灵敏核酸绝对定量分析技术,通过把反应体系均分到大量独立的微反应单元中进行PCR扩增,并根据泊松分布和阳性比例来计算核酸拷贝数实现定量分析。
与传统PCR技术相比,数字PCR技术不依赖于标准曲线,具有更高灵敏度、准确度及高耐受性,可实现对样品的绝对定量分析。
随着微流控技术日臻成熟,基于微流控技术的数字PCR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医疗领域可应用于肿瘤的早筛、伴随诊断、预后监测,遗传病基因检测和病原微生物高敏检测等,全面助力临床精准医学的发展。
新产业生物携手博瑞生物推出的Molecision?S6/DropXpert?S6是一款一体化数字PCR系统,集液滴生成、PCR扩增、荧光检测于一台仪器,使用操作简便,“芯片进、结果出”的模式真正实现了无人值守。
产品解决了目前数字PCR仪器平台的主要痛点,具备全自动、高灵敏、高精准、高通量、高灵活等优点,为精准医疗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整体解决方案,彰显中国智造的力量。
公司的高速生化仪C8顺利完成注册,并与中生北控达成战略合作。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8于年10月获证,为公司C系列生化仪器首款机型,标志着公司全面进军生化领域。
BiossaysC8设置有个试剂位,检测速度达1,测试/小时,内置的电解质模块检测速度达测速/小时。
C8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多机互联,可以与公司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X8、X6进行模块化拼接,也可搭配公司的样本开闭盖模块组成生化免疫流水线,同时还可以连入SATLARS-TCA全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系统,满足中大型终端的需求。
配套试剂项目上,截至C8拿证,公司已有61项生化试剂取得注册证,涵盖肝功能、肾功能、糖代谢、血脂等大类,可以满足临床日常生化检验需求。
年2月,公司与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在生化检测领域开启战略合作,中生北控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生化检测系列产品平台,是国内生化领域的龙头企业。
公司前瞻性地布局了流水线和实验室自动化产品。
新产业联合日立推出了全自动化生化免疫流水线,线体是日立最新一代的双轨道TS线,并由新产业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MAGLUMI?X8(免疫模块)、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S(生化电解质模块)、日立PAM全自动样本处理系统(样本处理模块)三大模块组成,其中样本处理模块包含进样、离心、开盖、分注和回收等功能,通过传输轨道把各个模块组合一体,具有高速、高通量、高自动化和高智能化等特点。
年8月新产业生物与赛默飞世尔科技宣布全球战略合作,联合打造的全新产品——全实验室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SATLARS-TCA正式发布。
针对实验室流水线面临着价格高、空间大、效率低等问题,SATLARS-TCA将流水线动辄千万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并大幅度节省实验室占地面积,使绝大多数实验室都能实现装机;同时配合新产业的X8和生化分析系统,大幅度提升检测效率。
集采推动下加速国产替代和集中度提升
年安徽省打响化学发光试剂谈判议价的第一枪。“安徽集采”实施范围主要包括肿瘤标志物、甲状腺、感染性疾病、心肌标记物以及降钙素原共计23个试剂项目。
根据谈判议价规则,市场占有率前五的企业入围参与谈判,未纳入谈判议价范围的同类产品按照一定规则进行联动降价。
新产业的肿瘤标志物及甲状腺等14个试剂项目入围参与议价,并且全部谈判成功。同时,公司未入围谈判的乙肝五项、BNP等8个试剂项目均已成功完成了联动降价。
根据安徽省医保局相关文件,本次谈判议价结果自年11月11日起执行,原则上采购周期为2年。随着政策落地实施,“安徽集采”有利于公司在当地装机量的提升,并对经营业绩带来正向影响。
借助此次安徽谈判议价,医院覆盖,带动试剂销售收入提升。
由于进口品牌罗氏、贝克曼未接受谈判议价,根据规则将纳入备案交易目录重点监测,市场份额将受到影响。新产业在安徽市场耕耘多年,建立了良好的市场口碑,但在安徽省的收入体量相较于外资品牌仍有较大差距,且存量仪器中中小型设备占比较高,受益于此次政府集中价格挂网,公司市场推广明显加速。
自安徽省挂网实施后至今,以此为契机,公司在安徽省实现了短期内大型客户数量翻番的优异成绩,积极推动高速机X8进入医院。
与进口厂家相比,公司产品在质量相当的同时有很高的性价比。
公司公告表示从安徽的结果来看是完全受益于集采谈判和联盟采购的,且公司试剂产品年度的毛利率较年保持稳定,也说明了公司的渠道优势可以很好地消化集采谈判终端采购价下降带来的出厂价影响。
肝功生化类联盟集采落地,公司作为新进入者将积极扩大市场份额。
年12月30日,江西医保局公布了23省肝功生化类检测试剂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公示的通知。
从公开数据来看,全部生化企业家,此次参与投标企业家,实际参与率将近80%。在参与的个厂家中,个厂家至少有一个规格中选,淘汰38家企业。经过层层选拔,新产业申报19个项目均全部入选,并在入围企业中名列上游。
新产业在生化领域潜心耕耘13年,耐心提升产品技术与质量,持续优化成本,已经初步掌握高端生化产品核心技术。
借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iossaysC8上市,与MAGLUMIX8组成高速生化免疫流水线CX8,进一步加强了新产业在生化免疫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同业对比:新产业深耕化学发光赛道,多项财务指标领先同行
新产业在化学发光领域深耕多年,试剂和仪器产品布局完善。剔除迈瑞医疗,新产业在各同业中海外收入占比最高,年占比约30%。公司盈利能力卓越,毛利率和净利率领先同业。ROE、流动比率、资产负债表等财务指标表现优异,公司成长性良好。
盈利预测
假设前提
我们的盈利预测基于以下假设条件:
试剂类:年受到国内受到疫情扰动及海外新冠检测试剂需求下滑影响,导致增速较低;-24年国内受益于疫后修复及前几年的高通量仪器X8装机带动试剂消耗量快速增长,海外试剂消耗随着仪器大量装机同步提升。伴随终端诊疗及手术恢复正常,试剂毛利率将企稳回升;
仪器类:年海外仪器销售大幅提升,前三季度销售海外完成销售3,台,同比增长52%,中大型机装机占比达到36%,提升17个百分点。
-24年国内装机速度将有所修复,海外加大市场推广并维持一定规模的销售,国内外中大型机占比均将有结构性提升,带动仪器类毛利率有所修复;
综上所述,预计未来3年营收30.66/39.39/50.05亿元,同比增长20.4%/28.5%/27.1%;毛利率69.93%/71.42%/72.45%,毛利21.44/28.13/36.27亿元,同比增长18.37%/31.22%/28.91%。
未来3年业绩预测
按上述假设条件,我们得到公司22-24年收入分别为30.66/39.39/50.05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2.27/16.13/20.77亿元,利润年增速分别为26.0%/31.4%/28.8%。
每股收益22-24年分别为1.56/2.05/2.64元。
盈利预测情景分析
估值与总结
考虑公司的业务特点,我们采用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两种方法来估算公司的合理价值区间。
绝对估值:72.10-79.53元
未来5年估值假设条件见下表:
根据以上主要假设条件,采用FCFF估值方法,得出公司价格区间为72.10-79.53元。
绝对估值的敏感性分析
该绝对估值相对于WACC和永续增长率较为敏感,下表为敏感性分析。
相对估值:71.75-77.90元
新产业是化学发光免疫诊断领域的龙头公司,具备技术优势和一体化研发生产能力,仪器销售和装机进入加速期,拉动试剂终端销售,持续推动进口替代和市场份额提升,国际化和平台化布局有望打开新成长曲线。可比公司主要为化学发光的领先企业,如安图生物、迈瑞医疗、亚辉龙、迈克生物等。
在同业中,新产业是体外诊断领域的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公司之一,盈利能力优异,给予年PE35-38X,合理股价目标区间为71.75-77.90元。
新产业生物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领域的龙头公司,完成了中国第一台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的注册。
公司已构建“仪器+试剂+原料”的一体化研发和生产能力,年推出超高速发光仪X8后加速仪器销售和装机,不断提升中大型机占比,坚实而庞大的装机基础未来将持续带动试剂销售,促进进口替代。
经过近十余年对海外市场的持续耕耘,公司海外收入占比约30%,并将把印度市场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其他国家,国际化前景广阔。
此外,公司自研合作并举实现横向扩张,布局生化诊断、数字PCR和实验室自动化等业务,平台化发展将开启新成长曲线。
预计-24年归母净利润为12.27/16.13/20.77亿元,同比增长26.0%/31.4%/28.8%;EPS为1.56/2.05/2.64元,当前股价对应PE37.7/28.7/22.3倍。
综合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公司一年期合理股价为71.75-77.90元,相较当前股价(58.77元/股)有22.1-32.6%溢价空间。
——————————————————
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报告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