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械

为什么机器人一定要长得像人

发布时间:2023/3/22 13:15:02   
白癜风早期可以治愈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02316.html

相比于“机器人”一词人尽皆知的传播广度,似乎很少人知道英文单词“Robot”最初的含义。事实上,这个词最初来自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所创作的科幻戏剧《罗梭的万能机器人》。“Robot”是剧作中捷克语“robota”(强制劳动)、“robotnik”(奴隶)的变体。正是从这个起点开始,“机器人”这一概念便被定性为辅助人类、分担人类负荷的附属品。

在现代科幻出现机器人这一概念的一百年间,我们看到了幻想与应用的多次变轨与交织。在20世纪中叶,科幻作品中大量出现“仿人机器人”的形象,也基本形塑了社会大众对于机器人的想象模式。然而,在20世纪后半叶到21世纪初,工业、家电甚至汽车行业的实际发展却似乎提醒我们,真正能提高效率服务于人、解决人们的日常需求的,或许并不是长成人形的机器人,而是专门化的自动化器械。而如今,不论是波士顿动力研发的机器人的超高人气与争议,还是特斯拉今年8月刚刚揭晓的双足机器人计划,人类好像再度步入了一个强调“仿人形态”机器人的蓬勃发展期。本文将“机器人”与词源上的根本概念重新结合在一起审视,试图为制造“仿人机器人”挖掘深层次的原因。

01

幻想:人形机器人

为什么机器人一定要长得像人?

科幻小说的“黄金时期”和“新浪潮时期”,大师们在作品中对于机器人的奇异幻想达到了一个高峰。阿西莫夫的小说《我,机器人》系列中,未来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能看到机器人的身影:家用、医疗、物资运输、工业生产、环境勘探、资源采集……《趁生命气息逗留》中,罗杰·泽拉兹尼笔下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更是拥有在废墟上重建地球的能力。

这股科幻想象的浪潮同时也渗透进了流行文化,机器人形象在20世纪中叶的画刊、电视里屡见不鲜。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无论是科幻作家还是普通民众,对于机器人形象的想象和描述几乎都是趋于人形,即术语所说的“仿人机器人”(humanoidrobot)。这种机器人往往被设计为拥有四肢、躯干、头部,甚至五官,与人类尺寸相当。仿人机器人的整体形象基本以人体结构为参照基础。

这一现象早有神话与传说中的先例,在数千年前的历史中就有类似的记载。如古希腊神话中宙斯所铸造的无坚不摧的青铜巨人塔罗斯;传说中13世纪经院哲学家大阿尔伯特制作的机关人偶奴仆;中国最早关于机器人的记载是《列子·汤问》中的“偃师造倡”。可以看到,“人形机器”这一形象一直都扎根在人们脑中。一些理论认为这种对使用工具的类人形想象直接脱胎于人类的直觉,在创造一件事物时,人类不可避免地会首先以自身为参照。这不仅仅出于人类中心主义所催衍出的傲慢和无畏,更多的是人类本能中存在着的对造物之神奇的赞叹和谦卑,以至于我们将人造物是否近似自身这一点直接作为衡量创造能力的标尺。

02

应用:非人形机器人

年,约瑟夫·恩格尔伯格和乔治·德沃尔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unimate”。年,“unimate”正式在通用公司完成安装,辅助汽车生产。看似笨重的矩形机身,巨大的底座上连接着一根机械臂,“unimate”的外观与人们想象中的“机器人”实在相去甚远。这台工业机器人的诞生似乎就在告诉公众:机器人并不一定要长得像人。

随着电子、工程和材料学的进步,人们对于机器人的认知与设计理念更是产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我们渐渐开始淡化甚至抹除“机器人”一词在表象上的内涵,转而诉诸其设计逻辑在功能和实用性上的体现。

如果我们把20世纪中叶对21世纪的科学幻想,与我们实际体验的21世纪家庭生活比较,会发现有许多看似疯狂的元素并未成真——比如《我,机器人》中的保姆机器人“小机”,或者《杰森一家》中的机器人管家“罗茜”,这样的商品从来就没有成为“家用电脑”那样的标配。不过再进一步想,我们真的完全辜负了前人的机器人幻想吗?许多城市中产阶级家里配备了洗碗机、洗衣机、烘干机、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等,外出时,乘坐的是带有一定程度的自动化的电动汽车——虽然我们并未拥有完全长成“人形”的机器仆人,但我们的实际生活起居显然已经享受到了机械化、自动化技术进步的福利。可能正是因为它们不需要呈现出“一双机器手正在洗碟子搓衣服”的样子,这些器械才能拥有最高的工作效率。

在医疗领域,阿西莫夫对机器人应用也有过描述:“他审视着机器人的右手——这只用来操刀的手,正非常平静地摆在办公桌上。五根手指都很长,被塑造成艺术性金属指圈,看来十分优雅、特殊,不难想象手术刀能够与它们完美结合,融为一体。这只手在工作时不会有任何犹豫、任何差池、任何颤抖、任何错误。当然,这是专门化的结果。”

在现实中,外科手术机器人尽管并不具备如科幻作品中所描述的仿人形态,但这些机器人已然在临床上精准地完成了数以百万计的微创手术;汽车AI的发展实况则一步步覆盖了科幻作品中对于机器人司机的幻想图景。沿着这条工业发展轨迹,科幻电影《全面回忆》中的机器人驾驶员设定或许永远也不会问世了。

03

执念:创造类人物

但是,即便专门化的工业效率已经不断把人们引上发展自动化器械(automation)的道路,有一个宗教般的原始执念从来没有真正消失过:如造物主一般造人。

阿西莫夫在其作品《两百岁的寿星》(电影《机器管家》原著小说)中讲述了拥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安德鲁·马丁为了被认可为人,耗尽一生将自身的机械身躯从器官、神经中枢到外表替换为生物体,并放弃了永生,将自己的正电子大脑与有机神经连接,终于在弥留之际被认可为人类。

现实世界中,年10月26日,沙特阿拉伯授予香港汉森机器人公司生产的机器人索菲亚公民身份。与科幻作品相对照而言,机器人索菲亚没有经历过安德鲁·马丁为了获得身份认同所遭受的艰难与挣扎,甚至其本身与拥有自主人工智能意识都还隔着巨大的技术鸿沟。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时至今日,我们仍然主动而迫切地将身份认同赋予一个还在研发初期的机器人?为什么在日益追逐实用效率的今天,依旧对仿人机器人抱有执着与期待?

机器人索菲亚事件并非单一现象,近些年,前沿的技术公司普遍对仿人机器人(humanoidrobot)的研发和制造展现出了巨大的热情。比如,波士顿动力公司的仿人机器人产品“Atlas”,以及特斯拉在AI日上宣布要开发的双足机器人“TeslaBot”。

尽管这些行业内的顶尖技术公司在仿人机器人的设计初衷及怎样实现商业化运用上始终没有一个完整自洽的说明,它们仍不惜投入巨量的财力与物力。我们或许可以推测,这些公司的做法或许基于一个共识——人类活动是一个复杂、多元的集合,几乎所有领域的设施和工具都是以人类使用为基础建造的,同样的,仿人机器人如果能够学会使用人类设备,那么只具备单一功能的自动化机器在工作效率上最终还是无法和仿人机器人相比。人们一直渴望着机器人能代替我们劳动,而且在我们的愿景中,机器人不仅仅能完成某些单一的工作,而是能够执行人类所下达的几乎所有指令。

04

制造机器人=创造奴隶?

工业开发的转化效率似乎并不能概括故事的全景,我们还应考虑到一个重要的维度,即人的心理与某种政治哲学下的基本前提——不管一个自动化器械的效率多高,“使用一个工具”和“使唤一个仆人”本质上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这大概才是人们不计成本,不计效率,仍然不断想要开发“仿人机器人”的核心驱动力。似乎唯有人造物拥有了人的形状,其拥有者(owner)才能切实地感到它是为另一个生命服务着,而不仅仅是自己借助某个机器的辅助完成了家务。进一步讲,唯有机器人不断进化自身的智能,达到近乎拥有自我意识的程度,拥有者才能感受到那种前政治的、原始的权力——剥夺他人自由选择权的强力,以及迫使他人服从的暴力。机器人不断迭代,拥有了辨别“自我”与“他者”的基本意识,甚至拥有了痛苦、忧愁甚至抑郁的情感,却又永远不得不屈从于拥有者的意志,唯有在这个时候,人类才能完全地感到自身创造过程的质变——从不断把辅助性工具变得更加精良,变为对另一种智慧生物的彻底凌驾。前者不论如何先进,人类仍旧停留在“技艺人”的领域,而后者使得人类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主人”和“征服者”。

特斯拉介绍新产品TeslaBot时所用的措辞是“重复而无聊的工作”,此处的“工作”不如被视作“劳动”。既像是定律又像是幻觉,西方文明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似乎一直秉持着这样的信条:只有当“劳动”被接管了,一部分人才能彻底解放出来,从事政治或者其他创造性的“工作”。古希腊、古罗马的城邦当中,公民(自由民)拥有战败的俘虏为他们的日常起居服务;在父权体制的家庭内部,男人是“一家之主”(有产者),女人被视作解决内务的“家庭主妇”(无产者)。这一历史传递出过时的价值观:只有当一部分人甘做仆从,解决了重复、无聊,甚至有害身心的劳动,才能有另一部分人变得自由,得以从事真正“有意义的工作”。

显然,我们知道把人类区别对待的做法是不正义的,它是对均等机会的剥夺。但在另一方面,我们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如果真的想要实现全人类的平等,实现对种族、国别、年龄、性别差异的抹除,实现对从属关系和等级制度的拆解,制造机器人是一个新解法:现在,由这些“新的奴隶”来接管一切人类的繁杂事务。于是,仿人机器人的开发重点从来不在于单一功能的专门化机器与全能的智能机器个体的效率对比,而是正如机器人一词的词源“robotnik”所暗示的,人们希望拥有奴隶。也唯有人人拥有了机器人奴隶,人类社会才可能平等。

机器人的开发不只是一个技术事件,它是一个社会事件。年,亚伯拉罕·林肯写下了《解放奴隶宣言》;年,阿西莫夫写下了“创造奴隶宣言”——当然,这只是我们给它的名字,这个宣言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机器人三大定律”:

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坐视人类受到伤害。

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命令,除非命令与第一定律发生冲突。

第三定律:在不违背第一或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可以保护自己。

*第四定律:机器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确认自己是机器人(柳本迪洛夫在年添加)。

这些宪法一般的律令,注定机器人“群体”需要接受自己永世不得翻身的“二等公民”身份。人类接受“工作”而抗拒“劳动”,因为前者可以使我们从一件事物的完成中得到成就,而后者意味着我们仍然处于某种“必然性”的限制之下,还受着自身的奴役。人类对仿人机器人的期待,其实是我们潜意识中对自身摆脱限制的渴望。人类期望通过统治机器人完成必要劳动来为自身带来解放。

关于机器人地位问题的想象,除了激烈的战争与革命,也有基于日常生活的反思。

年,一部并不著名的动画电影《夏娃的时间》在日本上映。故事发生在“未来,机器人早已进入人们的生活,人形机器人刚刚实用化的时代”。人形机器人被人类当作仆人,靠头顶的彩色圆环光带与人类区分。但在一家名为“夏娃的时间”的咖啡馆里,机器人可以关掉光带,像普通人一样交流,在那里,男主角发现机器人同样有烦恼和快乐,似乎与自己无异。他走进了一些机器人的生活,甚至与它们成为朋友。故事最后,这家咖啡馆被一个名叫“伦理委员会”的官方组织取缔。但是反思的种子已经在男主角心中种下:人和机器人之间,不能平等相待,产生感情吗?人类会不会太轻视身边的机器人,就像他们过去轻视别的“下等人”一样?

05

新的反思

但这种征服与强迫并不是单一的叙事,更不是不假思索的。这也是为什么机器人这一母题为科幻创作带来了这么多有趣的伦理问题——仅就“仿人机器人”这一话题来看,电影《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我,机器人》(I,Robot)、《机械姬》(ExMachina)等都是很好的例证,它们都对仆从身份与机器人自主性问题展开了演绎和探讨。

在现代人类文明语境下,奴役他人已经不为人接受,如果机器人这么像人,我们将统治的渴望放置在机器身上也是一种道德上的错误。理想状态下,机器人拥有着人形;它们能够执行复杂、全面的指令,并且可以与人类交流——这里存在矛盾,因为我们希望机器人具备智能,但无法面对机器人拥有自我意识后人类世界的道德困境。与道德的和解是我们实现合法统治的前提,我们无法、或者不应在共情的同时施加奴役。如《我没有嘴,我要呐喊》《海伯利安》《罗梭的万能机器人》等科幻作品中常常有对机器人拥有自我意识后推翻人类统治的描写——一方面,读者面对革命、叛变时感到不安与恐惧;另一方面,又不由将自身投射到机器人的立场上,暗暗为他们助威叫好。这种矛盾复杂的心理体验正是出于人类本心深处抗拒为奴的诉求。

另外,把制造机器人与人类征服和强迫的欲望相对应,显然也是一个相当男性主导的思想。即便男性在如今的机器人科幻写作以及机器人工业制造中占据了高到失衡的比例,我们也不应忘记,科幻类型的始祖之一,19世纪英国的小说家玛丽·雪莱(MarryShelley)曾为我们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女性视角。她的著作《科学怪人》虽被主要视作怪兽或者仿生人主题,但熟悉其内容的读者应当知道,“弗兰肯斯坦的怪人”与阿西莫夫的机器仆人,本质上是多么相似。当然,其重要的不同之处在于,《科学怪人》探索的不是生产与劳作,更多是生命与繁殖。如果我们能够在科学家的实验室里制造新的生命,那么它是否可以成为生殖的替代品?在这种叙事之下,机器人命题不再只关乎驯服和控制,而是带来这样一个新的未来——不必经历生育的痛苦就能创造新的人类。这同样是对女性,以及对人类的解放。要知道,“labor”一词不仅有“劳动”的涵义,它还可以被理解为“分娩”(givelabor)。

如果我们把思辨的范围进一步拓宽,从以美国为中心的科幻创作与应用转移到东亚——特别是日本——那么我们会发现仿人机器人的意义有巨大的区别。

“二战”后的动漫文化中,《奥特曼》《机动战士高达》《新世纪福音战士》等技惊四座的作品中,机器人都表现为数十倍、甚至数百倍于人类身高的巨人形象。从对机器人的想象中,我们也可以瞥见不同文化对于人和物、人和自然的关系的不同理解。在日本文化中,对机器人的想象似乎从来不只是将它们当作供人类主导与支配的仆从——相反,很多时候,这些“巨人机器人”不论在体力、智力、判断力还是道德上都优于人类,似乎人类才是他们的谦卑仆从。那么,与其说他们是在尝试创造奴隶,不如说他们是在尝试创造神。

无论如何,对于伦理与道德的解读从来都建立在我们的认知能力上。回到年的今天,我们必须承认:1)机器人的躯体灵活度尚未达到能与人类身体相提并论的程度;2)机器人在认知上并不能真正模仿如人脑般复杂的自主意识;3)机器人远未发展到可以取代人类婴孩进而解放生育的程度;4)机器人更远远没有成为能够主宰人类的神明。但即便这些“技术奇点”的到来还显得遥遥无期,也不论话题是针对机器人的投资开发、跟踪报道还是兴趣阅读,我们首先要以一种超越单纯技术事件的眼光来谨慎看待它。

索菲亚之父、人工智能科学家本·格特策尔(BenGoertzel)说:“我们之所以应该拥有仿人机器人的真正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人们喜欢它们,或者是它们比起没有五官的智能工具更有利于人类的生活和文化,更是因为仿人机器人是我能看到的实现人工智能与人类文化和价值观共存的最好方式。”

我们或许不应简单接受这种乐观的笼统说法,不应止步于一个技术主义者免责声明般的发言。我们应当追问,所谓“与人类文化和价值观共存”具体指的是什么样的“共存”?是物体与所有者的关系,仆从与主人的关系,还是毫无权力区别的平等关系?甚至打破主客体的界限,如哈拉维所倡导的某种“基于人类之外的多样主体的本体论”?我们应当提醒自己,除了产业内部亟待解决的许多技术难题,公众对于许多涉及机器人的基本伦理、道德、社会、哲学问题,并没有共识甚至基本的想法。在我们成为机器人的主人之前,不妨先做好自己的思想的主人——当我们创造机器人的时候,到底在创造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9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