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医疗机械 >> 医疗机械发展 >> 全国首支医疗器械产业ldquo知产
来源:新华日报
12月27日,全国首支医疗器械产业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首期发行仪式在苏州高新区金融小镇举行。
苏州高新区是全省唯一重点支持发展医疗器械产业的国家级高新园区,是苏州“东药西械”的重要一核。此次发行的医疗器械产业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紧扣苏州高新区医疗器械产业特色,打造产业专利池,计划总规模3亿元,信用等级AAA,采用分期方式发行,首期选取7家创新能力强、知识产权价值高的企业共67项专利,均为医疗器械中小企业。
其中,苏州瑞派宁科技自主研发的全数字PET技术解决了超高速脉冲精确采样的世界难题,获得“第22届中国专利金奖”。义倍医疗多个产品为国内首创,苏州纽迈分析仪器各项核心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苏州国科盈睿医疗科技专利技术产品分别荣获“第十届国际发明展金奖”和“第二十三届全国发明展银奖”。
今年以来,为尽快推动产品落地,支撑企业创新发展,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多次牵头召开专题推进会,确定产品架构、产品规模、参与企业、发行时间等重要议题。专项工作组在对全区近家医疗器械企业融资需求、资金扶持等方面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知识产权评估为切入点,深入走访50家企业对接企业多次。首批名单包含7家创新能力强、知识产权价值高的企业,将其67项专利加入本次证券化产品底层资产。根据每家入选企业的特点和需求,专项工作组分别成立对应的专业服务小组,全流程跟踪服务,确保及时解答企业疑惑,及时解决企业困难。同时,在发行过程中,专项工作组积极与上交所沟通,力保首期发行顺利完成。
“此次苏州高新区依托自身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在医疗器械领域创新推出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以知识产权获得低成本融资,在相关领域率先开展了有益实践。”苏州市市场监管局局长虞伟表示,希望高新区继续加大知识产权的运营探索,进一步构筑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为苏州知识产权事业新一轮的改革发展当好标兵、做好示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产权是保护和激励创新的制度基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苏州市高新区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服务累计惠及企业超过家,融资金额超过20亿元,进一步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切实支持创新型科技企业发展壮大。
同时,知识产权证券化通过知识产权变现,让“知产”变“资产”,助“专利”成“红利”,为帮助医疗器械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痛点提供了新途径,进一步推动企业积极开展发明创造,切实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知识产权赋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这一有效举措,对于苏州完善知识产权创新生态体系、助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产品的成功发行,有利于打出知识产权融资创新的苏州品牌,开辟一条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常态化运营之路。”东吴证券党委副书记薛臻说。
作为参与企业之一的苏州国科盈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其总经理崔锦江对此也深有感触。她表示,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给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高新技术转化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手段,使技术创造活动走向一种良性循环,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未来,苏州将高效执行知识产权金融奖补新政策,持续研发知识产权金融新产品,优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流程,打造创新型企业融资“高速路”,推动企业创新“开快车”,营造更优质营商环境。苏州高新区将推动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辐射更多优势产业,最大程度发挥企业核心技术优势,努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企业走向资本市场,为高新区打造“苏州产业科创主阵地”提供更强助力。
立即